在海南,有一座被時光偏愛的古城
這里沒有椰風海浪的喧囂
卻藏著山水的靈秀
人文的厚重與市井的煙火
它是定安,一座古老的內陸縣城
這里有“獨木成林”的亞洲榕樹王
會跳舞的牛肉
還是海南瓊劇發源地
孕育了海南唯一的探花郎張岳崧
等一批影響深遠的歷史名人
這個夏天
不妨在這里“奔縣”
在青磚黛瓦間感受歷史的回響
在坊巷老街里享受市井的煙火
千年文脈
明代遺風,千古傳情
在海南,探索歷史怎能不來
歷經六百余年風雨洗禮的
定安縣衙遺址
始建于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
是海南現存唯一的縣衙遺址
堪稱研究海南官式建筑的活標本
穿過衙署的威儀,是青磚灰瓦的張岳崧故居
靜立著海南歷史上唯一的探花郎傳奇
這位“書絕”奇才
寫下《家訓十則》
讓清正廉潔的家風家訓
流傳至今,福澤后世
徜徉在滄桑的古城
往昔繁華歷歷在目
始建于明成化年間的定安古城
曾以"小蘇州"之名享譽瓊州
明清風格的磚瓦房
南洋風格的騎樓
一同構成了古民居
寧靜的老街以寬厚包容的胸懷
接納著南來北往的客人
山水寶藏
探尋時光里的定安記憶,除了古城
母瑞山,這座位于定安縣南端的英雄之山
更以蒼翠群峰鐫刻著
瓊崖革命“二十三年紅旗不倒”的傳奇
當指尖輕撫斑駁的青石墻
仿佛能觸摸到那段崢嶸歲月里
革命先輩用信仰鑄就的不朽豐碑
讓這方土地成為瓊崖革命的搖籃
從戰火紛飛的紅色記憶中抽身
循著瓊島東部的裊裊煙霞
云霧繚繞的文筆峰已隱約可見
這座承載道家文化的靈秀山峰
以“南溟第一福地”的美譽迎接每一位追尋者
往南走
就到了南麗湖濕地公園
在彩虹大壩上享受漫時光
累了就在草地上露營、圍爐煮茶
晨起觀霧鎖湖心,暮色賞漁火點點
這才是海南該有的詩意棲居
繼續向南出發
就是久溫塘冷泉
富硒泉水從石隙汩汩涌出
魚群啄膚,苔痕染碧
泡一壺鷓鴣茶,任泉聲洗去塵囂
方知何為“海南第一泉”
一株榕樹,便是一片森林
定安翰林鎮的“亞洲榕樹王”
以“獨木成林”的奇觀震撼世人
令人不禁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而在這片山水之間
更流淌著千年文脈的清音
作為瓊劇發源地
定安的戲臺從未落幕
旦角水袖輕揚,生角唱腔渾厚
一顰一笑皆是海南人的集體記憶
若逢公期廟會,搭臺唱戲三日不絕
戲文里唱著歷史,戲臺下坐著人生
珍饈美味
當第一縷陽光爬上馬鞍嶺
定安人的早餐儀式便在氤氳熱氣中開啟
雪白米粉如銀絲落箸,撒上酸菜、花生、芝麻
澆上那勺琥珀色鹵汁
一碗美味的仙溝腌粉上桌了
晌午的仙溝牛肉市場
是場生鮮的狂歡
現宰的黃牛肉在案板上微微顫動
恰似在跳一曲"離草原最近的舞蹈"
食客們圍爐而坐
牛肉片在滾湯中涮至微卷
或直接置鐵板煎得滋滋作響
再咬一口用米飯、蝦米、臘腸炒制的菜包飯
這鮮、香、脆的三重奏
奏響了定安美食的華彩樂章
當陽光變得慵懶,不妨遁入定安鄉村的畫境
古橋下流水潺潺,稻田隨風翻起綠浪
而那座用舊水塔改造的咖啡館
正飄出手沖咖啡的焦香
點一杯"水塔特調"咖啡
讓時光在瓷杯邊緣慢慢凝結
若你以為定安只有牛肉驚艷
那便錯過了壓軸的鮮美密碼
柴火灶上,鴨肉在秘制醬汁中翻滾
鴨油滲入每一粒米飯
芋梗的綿軟、竹筍的清脆、紅豆的綿沙
在湯鍋里熬出層次分明的鮮甜
這碗看似樸素的鴨飯
實則是定安人深諳的鮮味哲學
大道至簡,返璞歸真
在定安,時間仿佛變得緩慢
在山嵐湖光里的細碎光陰中
在戲文聲中的歲月長歌中
當都市的喧囂漸遠
方知詩意的棲居
原是這般模樣
風拂過椰林的梢頭
陽光漫過老城墻的縫隙
遠方的故事悄悄吹進了定安的街巷
這里沒有喧囂的人潮
卻藏著時光沉淀的溫柔
每一塊青石板都像是在等待著與旅人邂逅
一場說走就走的縣城之旅
從定安開始吧
支持單位:定安縣委宣傳部
圖片來源:定安旅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