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蘇州府,有個綢緞商人名叫趙仲明。此人年近四十,生得肥頭大耳,靠著祖上家業,在閶門開了家“錦云綢莊”。他為人好色,見了美貌女子就挪不動步,城里街坊都叫他“趙色鬼”。
這年暮春,趙仲明去山塘街收賬。路過一家豆腐坊時,見門前站著個婦人。那婦人穿件藍布衫,系著白圍裙,正低頭洗著豆腐筐。陽光灑在她臉上,皮膚白得像新磨的豆腐,眉毛細長,眼波流轉,竟是個絕色美人。
趙仲明看得心癢,走上前拱手道:“這位小娘子,不知你家豆腐多少錢一斤?”婦人抬起頭,見是個陌生男子,臉頰一紅,輕聲說:“十文錢一斤。”聲音軟糯,像吳儂軟語唱小曲。
趙仲明嘿嘿一笑:“我看娘子生得這般俊俏,賣豆腐可惜了。”婦人聞言,眉頭微蹙,轉身就要進屋。趙仲明急忙攔住:“娘子莫急,我這有五兩銀子,只求與你說幾句話,解解悶兒。”他掏出一錠白花花的銀子,在婦人面前晃了晃。
婦人名叫柳氏,丈夫王老實是個木匠,近日去外地做工了。她見趙仲明衣著光鮮,出手闊綽,雖覺唐突,卻也沒立刻拒絕。趙仲明見狀,更是大膽,湊近一步說:“娘子若肯陪我喝杯茶,這銀子就是你的了。”
柳氏猶豫了一下,想起家里拮據,丈夫又不在家,便點了點頭。趙仲明大喜,拉著柳氏進了附近一家茶館。兩人剛坐下,趙仲明就動手動腳,柳氏雖有些慌亂,卻也半推半就。那五兩銀子,就放在桌上,閃著誘人的光。
從那以后,趙仲明天天往豆腐坊跑。有時送些胭脂水粉,有時塞幾兩銀子,柳氏來者不拒,兩人漸漸有了私情。趙仲明為了方便幽會,在城外租了個小院,瞞著家里人,與柳氏做起了露水夫妻。
鄰居們見趙仲明總往豆腐坊跑,漸漸有了閑話。有人勸柳氏:“你丈夫不在家,要守些本分,別被那色鬼騙了。”柳氏卻充耳不聞,她迷戀趙仲明的錢財,更貪圖那片刻的溫存。
轉眼過了三個月,王老實做工回來。他見妻子穿著光鮮,家里多了不少值錢物件,便問起緣由。柳氏支支吾吾,只說賣豆腐賺的。王老實雖覺得奇怪,但他本性憨厚,也沒多想。
直到有天,他去綢緞莊買布,見趙仲明正對著伙計吹噓:“那豆腐西施柳氏,模樣兒真是沒話說,爺我只花了五兩銀子,就把她弄到手了……”王老實一聽,如遭雷擊,血直往頭上涌。他沖進店里,揪住趙仲明就打。
趙仲明仗著人多,反把王老實打了一頓。王老實咽不下這口氣,回家后越想越怒。柳氏見丈夫知道了真相,嚇得跪地求饒:“夫君,是我一時糊涂,你饒了我吧!”王老實看著妻子,心如刀割,卻又舍不得打她。
當晚,王老實翻來覆去睡不著,滿腦子都是趙仲明的嘲諷和妻子的背叛。到了后半夜,他突然坐起身,眼神變得狠厲:“趙仲明,你奪我妻子,毀我名聲,我定要你償命!”
他悄悄起身,拿起墻角的斧頭,摸黑出了門。此時月黑風高,街上空無一人。王老實深一腳淺一腳來到趙仲明家墻外,見后院有間小屋亮著燈,正是趙仲明平時偷會柳氏的地方。
他翻墻而入,輕輕推開屋門。只見趙仲明正摟著一個女子喝酒,那女子雖背對著他,看身形卻不是柳氏。王老實怒火中燒,舉起斧頭就砍。趙仲明聽見動靜,慌忙躲閃,斧頭砍在桌上,劈成兩半。
那女子尖叫著躲到桌下,趙仲明趁機抓起桌上的酒壺砸向王老實。王老實側身躲過,酒壺摔在地上,碎成幾片。兩人在屋里扭打起來,趙仲明雖胖,力氣卻不小,竟把王老實壓在身下。
王老實急紅了眼,摸到一塊碎瓷片,狠狠刺向趙仲明的肚子。趙仲明慘叫一聲,倒在地上。王老實見狀,怕他沒死,又撿起斧頭,對著他的頭砍了下去。鮮血濺了一地,趙仲明當場斃命。
王老實殺了人,嚇得魂飛魄散。他跌跌撞撞跑出趙家,剛到巷口,就見巡夜的捕快提著燈籠過來。捕快見他渾身是血,手里還拿著斧頭,立刻將他擒住。
縣衙里,王老實如實招供了殺人經過。縣令派人去趙家查驗,果然見趙仲明死在屋內,腦漿迸裂,慘不忍睹。又傳柳氏到堂,柳氏嚇得渾身發抖,將與趙仲明私通的事和盤托出。
縣令聽完,怒拍驚堂木:“王老實,你雖被奸夫淫婦所辱,但殺人償命,律法難容!柳氏,你不守婦道,勾引奸夫,致使丈夫殺人,其罪亦重!”遂判王老實斬立決,柳氏杖責一百,流放三千里。
行刑那天,蘇州百姓紛紛來看熱鬧。王老實跪在刑場上,望著圍觀的人群,眼中滿是悔恨。柳氏披頭散發,被衙役押著,早已不成人形。她看著王老實,想說什么,卻只發出一陣嗚咽。
隨著劊子手一刀落下,王老實身首異處。柳氏見狀,猛地掙脫衙役,一頭撞在旁邊的石柱上,當場氣絕。圍觀的百姓見狀,無不嘆息:“這真是,五兩銀子兩條命,色字頭上一把刀啊!”
趙仲明的家人將他下葬時,發現他懷里還揣著一塊碎銀,正是當初勾引柳氏的那五兩銀子中的一塊。而柳氏的尸體,被她娘家草草收殮,埋在亂葬崗。
這個案子很快傳遍了蘇州府,人們都說,這是好色和貪財惹的禍。趙仲明為了一時之快,丟了性命;柳氏為了錢財,毀了名節,最終也不得善終。王老實雖是受害者,卻因一時沖動,犯下命案,落得身首異處的下場。
從那以后,蘇州城里的人提起趙仲明和柳氏,都會搖搖頭,感嘆一句:“色字頭上一把刀,貪念一起禍事招啊!”這個故事也成了當地的一則警世奇案,告誡后人要潔身自好,莫貪美色,莫起貪念。
直到如今,蘇州的老人講起這樁舊事,還會指著閶門的方向說:“當年那趙色鬼,就是在那兒開的綢緞莊,為了個豆腐西施,把自己和人家丈夫都送上了絕路,真是作孽啊!”這故事,就像一面鏡子,照著人性的貪婪與欲望,也映著世事的無常與悲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