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牧羊
連日來,高溫熱浪席卷全國多地,新疆、山東、河南、安徽等地的局部地區最高氣溫已沖上40℃,我國北方不少地方更是連續多日籠罩在“桑拿天”之中。
黏膩的空氣和不止的熱浪讓城市生活變得令人難以忍受。此時想要尋覓清涼,不妨一路向北,深入那些平時被大多數人忽略的邊境小城。
△琿春防川一眼望三國景區。(圖/視覺中國)
被蔥郁森林覆蓋的吉林小城琿春,就在盛夏時節憑借涼爽的空氣和豐富的美食,一舉成為了都市人能難得稍微“冷”靜一下的避暑福地。
琿春的夏天到底有多涼快?
地處吉林省東部,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東南的琿春市本就位于中緯度地區,西部、北部有高山作天然屏障,東部又靠近日本海,氣候冬暖夏涼,8月份平均氣溫僅21.2 ℃。
盡管近年來琿春也偶有氣溫飆升至33℃以上的日子,但與全國各地“出門就像被牛舔了”的黏糊糊體感相比,這里實在是避暑天堂。
不過,如果來這里只是為了避暑,未免有點浪費琿春自帶傳奇色彩的地理位置了。
△防川村,東方第一村。(圖/視覺中國)
它是中國唯一地處中俄朝三國交界地的邊境城市。蜿蜒流經于此的圖們江是中國與朝鮮天然的國境線,琿春東部又與俄羅斯濱海邊疆區的哈桑區接壤。
獨特的地理位置讓琿春擁有“雁鳴聞三國,虎嘯驚三疆;花開香三鄰,笑語傳三邦”的名聲,了解邊境的故事也成為了人們到訪此處的重要理由之一。
想要最直觀地感受三國交匯的歷史,防川村是必到之地。據記載,隋唐時期,琿春的防川就是舉世聞名的“日本道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唐代的經濟文化、民俗宗教等由此傳到日本,從而促進了兩國文化交流。
△琿春市防川一眼望三國景區。(圖/視覺中國)
登上防川的龍虎閣,江風帶著濕潤的涼意拂面而來。東南方向,俄羅斯建筑清晰可見;西南側,隔江的朝鮮田野村落盡收眼底。若是極目遠眺,水天相接之處,還能看見波光粼粼的日本海——這就是著名的“一眼望三國”景觀。
防川之旅最有歷史價值和紀念意義的,無疑是“土字牌”界碑。
1860年中俄簽訂《北京條約》,沙俄割占了中國大片領土。土字牌作為中國對黑頂子(今敬信鎮全域)等地領土主權和圖們江出海權的標志,本應立于距圖們江口20華里(10公里)的地方,卻被俄方私自立于距圖們江口20俄里(約21.34公里)處。
△如今,土字牌界碑被保護起來。(圖/視覺中國)
光緒十二年(1886),吉林邊務督辦吳大澂與俄方據理力爭,終于重新勘定琿春一帶的中俄邊界現址,明確了中國擁有圖們江出海權。
如今土字牌已不再作為界碑,但每當新年第一縷陽光照在琿春的土地上時,這座邊陲小鎮的歷史厚重感仍會縈繞在每一個到訪此處的人心中。
琿春能成為人們的避暑首選地,絕非僅靠地理緯度。它的涼感底氣還來源于那一片浩瀚的綠。
驅車駛入琿春地界,滿目皆是深淺不一的綠意。高達86%的森林覆蓋率,讓琿春無愧于“國家森林城市”的稱號。深吸一口林間清冽的空氣,仿佛能洗去五臟六腑的燥熱。
廣袤的綠海滋養出極其珍貴的“虎豹之鄉”。琿春位于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的核心區域,是目前中國境內野生東北虎、東北豹重要的棲息地區。
△琿春東北虎豹自然科普館。(圖/視覺中國)
沿著G331國道途經林區,人類或許難以親眼目睹這些森林之王的身影,但巨獸的存在感卻絲毫沒有減弱。路邊提醒“猛獸出沒”“不要深入林中”的路牌,成為了人類與動物保持距離的“界碑”。
除了森林和虎豹,琿春的生態拼圖還有重要一塊——敬信濕地。
與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相鄰的敬信濕地是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路線上的重要驛站。這里還有東北虎、東北豹等珍稀野生動物出沒,因此形成了獨特的“鳥獸江湖”景觀。
每年近百萬只候鳥會在敬信濕地休養生息,猛禽愛好者能在此幸運地看到白尾海雕、虎頭海雕這樣的國家一級保護鳥類,而丹頂鶴、東方白鸛、白額雁等國家級保護鳥類也都是此處的常客。
△敬信濕地龍山湖,虎頭海雕。(圖/視覺中國)
優越的自然環境為野生動植物提供了最好的棲息地,也讓琿春成為了生態旅游愛好者的新晉目的地。每天在雁鳴聲中醒來,出門就能看見漫天飛舞的候鳥,或是在林區邊緣偶遇一只閑逛的梅花鹿,也算是難得的人生體驗了。
在過去的7年里,琿春連續上榜“中國最美縣域榜單”。以2024年為例,琿春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為361天,地表水環境質量達標率100%。喝著清冽的水,呼吸著新鮮的空氣,就算只是在此短暫駐留的旅客,也能感受到全方位的身心治愈。
除了擁有可以撫慰精神的優美的自然環境,琿春對味蕾的滋養也毫不遜色。
△(圖/小紅書截圖)
東北三省的燒烤各有各的特色,在琿春吃大串,精髓就在于“大”字。大片肉沉甸甸地穿在鐵簽上,被木炭烘烤出油汪汪的汁水,蘸料調上醋或啤酒、生雞蛋,再添上搭配的辣白菜、蘿卜條,用蘇子葉一裹,鮮嫩的烤肉與植物清香在口中交織,令人欲罷不能。
特色的排骨筋、肚皮筋、筋皮、板筋、羊腰、油邊等部位口感更加豐富,烤串端上桌后顧客還可以自己就著炭火烤至喜歡的熟度。把親手再加工過的大串送進口中的那一刻,能達成口感與調味上的極大滿足。
比東北燒烤更出名的,是琿春另一個讓全國吃貨都心馳神往的特產——帝王蟹。琿春雖不直接臨海,卻是重要的海產品進口、加工和集散中心,在這里實現“帝王蟹自由”,絕非虛言。
△琿春海鮮市場,蟹類是當之無愧的主角。(圖/視覺中國)
過去,帝王蟹在人們的印象中是海鮮中的奢侈品,單只3到4斤的帝王蟹,批發價每斤高達250元左右。而在琿春的海鮮市場,帝王蟹每斤的價格在120~160元間。
與三五好友一起享受一桌螃蟹盛宴并不是什么難事:新鮮的蟹腿刺身最能體現出帝王蟹的肉質肥厚清甜,加點蒜茸簡單蒸制或炒制便讓人食指大動。同樣肥美的板蟹有時價格還能低到60元一斤,用來辣炒最是開胃。
雖說許多人沖著螃蟹來到琿春,但琿春的大黃貝、大馬貝、野生北極貝等貝類同樣值得一試。無論是姜蔥炒、香辣炒還是炭火燒,吸一口鮮美的貝汁,足以令你忘記生活中的所有煩惱。
△來琿春,當然得吃帝王蟹。(圖/視覺中國)
海鮮固然量大管飽,扎根于此的朝鮮族風味美食更是消暑良伴。
一碗冰爽酸甜的朝鮮族冷面,面條筋道,浮在湯中直冒冷氣的大冰碴子瞬間驅散暑氣。桌上搭配著清脆爽口的辣白菜、軟糯香甜的打糕、熱氣騰騰的石鍋拌飯……這些地道的朝鮮族美食,都在炎夏里讓人胃口大開。
遠離城市的熱浪,琿春帶給我們的是一種難得的“重歸和諧”的體驗:
歷史風云于此處交匯,多元文化最終和睦共居;野生虎豹在森林邊緣巡行,人與自然生靈之間互相深切尊重。琿春人向天地索取了寶貴的自然饋贈,卻也始終對自然保持敬畏。
在琿春,人與環境、人與社群乃至人與自我那份久違的平衡感呼之欲出。而真正的避暑,或許正應是在這份和諧的浸潤之下,尋得身心的長久平和。
參考資料
[1] 大范圍悶熱天氣持續,還要熱多久? |中新網
[2] 琿春氣候特點 |琿春市人民政府官網
[3] 歷史沿革 |琿春市人民政府官網
[4] 金群.“一眼望三國”:防川風景區[J].新長征(黨建版),2009,(09):60.
[5] 樸青松.近代琿春城市變遷研究[D].延邊大學,2022.DOI:10.27439/d.cnki.gybdu.2022.000226.
[6] 一寸山河盡寸心:吳大澂與“土”字牌的重立 |中國吉林網
[7] 在琿春迎接2024年第一縷陽光 |吉林日報
[8] 萬鳥翔吉!敬信濕地迎來鳥類遷徙前“大聚會” |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9] 候鳥北歸來走獸入林間一起看敬信濕地中的“鳥獸江湖” |北青網
[10] 琿春市:奮力繪就綠水青山新畫卷 ——琿春市連續7年上榜中國最美縣域榜單 |吉林省生態環境廳
[11] 2024年琿春市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 |琿春市融媒體中心微信公眾號
[12] 高檔海鮮價格“大跳水”,“海鮮自由”來了! | 上觀新聞
編輯:曾寶氣;校對:遇見;排版:彭圣婕
“琿春是你的避暑目的地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