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25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5周年。滄海桑田,翻天覆地。當這座城市以日新月異、欣欣向榮之姿屹立東方,我們將回望的目光,投向那些夯筑其基石的質樸身影——這是一部由千千萬萬的普通奮斗者、平凡追夢人寫就的特區史詩。
從1980年拓荒號角吹響,到今天創新浪潮奔涌,每年都有數以萬計的建設者來深。我們以時間為軸,每年擷取一位普通人,講述他們的奮斗故事。他們雖未創造驚天動地的偉業,但在千行百業腳踏實地,為夢想奮斗。他們將青春匯入時代洪流,與特區共成長。正是千千萬萬個普通人、千千萬萬件普通事,共同書寫了改革開放的宏大敘事和人類經濟發展城市建設的壯麗詩篇。
致敬每一位努力奮斗的普通人!你們是這座城市當之無愧的主角。
“當時真的沒有想過自己后來會走上什么路,我的想法很簡單,就是工作要努力,不要怕吃苦,把事情做好。”
趙路珍(左)為社區愛心銀行行長頒發五星級義工獎項。
1982年,17歲的農村姑娘趙路珍走進布吉一家的簡陋鐵皮廠房,這是一個最普通打工妹的起點。命運的劇本遠超想象——19歲那年,她竟當上了管理上千人大廠的廠長。是天賦使然,還是時勢造英雄?從“女兒國國王”,再到處理“雞毛蒜皮”的社區干部,趙路珍的故事堪稱傳奇。
01、上世紀八十年代是打工人的春天
1982年11月,趙路珍和三個同鄉姑娘一起來到了深圳布吉。當時的布吉是什么樣子?趙路珍告訴記者,布吉那時候連一條像樣的路也沒有,唯一寬敞一點的是條黃泥巴路,一下雨腳踩下去就拔不出來。除了本地民居,只有一些臨時搭建的鐵皮屋,那是建筑工地的指揮所和剛引進的來料加工廠。除了邊防部隊的吉普車和建筑工地上的幾輛泥頭車,布吉再也看不到汽車的影子,大家的交通工具就是兩條腿。
趙路珍在布吉的起點是玩具服裝廠。玩具服裝廠辦在一排鐵皮屋里,深圳天氣熱,在這樣的鐵皮屋里干活,滋味可想而知。趙路珍說,進入玩具服裝廠時,真的沒有想過自己后來會走上什么樣的路。“想法很簡單,就是工作要努力,不要怕吃苦,把事情做好。”
趙路珍被廠長和香港管理者“盯”上了。她們一聲不響地觀察這個樸素的農村姑娘干活,琢磨她的速度為什么那么快,做出來的產品那么漂亮。
一個月后,趙路珍被任命為工廠技術指導員。三個月后,趙路珍被任命為車間主任,當時趙路珍還不滿18歲,她用了一種最樸素的辦法去搞管理,就是大部分時間都和打工姐妹們在車間里一起干活。有些女工年紀大,手藝不熟練,趙路珍常常到她們身邊幫忙,有時候會把自己做的算成她們的工作量,并讓這種照顧不顯山露水。
當上車間主任3個月,趙路珍又被人看中了,是寶安縣布吉鎮農工商總公司總經理歐官成。當時,鎮上另一家企業布吉織造廠要擴大規模,需要配備干部,歐官成想調趙路珍到布吉織造廠做車間主任。玩具廠港方老板不同意。看著歐官成不死心,女老板想將歐官成一軍,“除非你讓她當廠長,我就不攔著!”當時布吉織造廠已經是布吉鎮最重要的企業,也是創匯頭號企業,趙路珍戲劇性地成為織造廠的副廠長,又迅速提拔為廠長,管一千多號人。
退休后的趙路珍享受含飴弄孫的生活。
02、“女兒國的國王”成電影原型
當上了廠長,趙路珍還不到20歲。她必須保證訂單按時完成,必須隨時改進技術,提高效率。
布吉織造廠創辦初期,每月只能生產3000打毛衫,產品質量也不理想。趙路珍到各車間調查發現,工廠沒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工人紀律也比較松散。趙路珍重新制訂廠規,人手一冊。
趙路珍制定了能夠調動工人積極性的工資獎勵制度:工人實行計件工資,多勞多得,每月工資超過120元以上者還能得到獎勵;實行聘任制,把那些有事業心、有文化的員工選拔到各個車間擔任管理員。
趙路珍似乎總是忘記自己是一名管理者,工人加班時,她經常跑到外面的小店買面包,到很遠的地方去挑開水,給大家準備夜宵。
布吉織造廠有1000多名女工,趙路珍因此被人稱為“女兒國國王”。鎮上的筆桿子、報告文學作家都在文章里這樣講述她的故事。后來,電影導演張良看到了她的故事,決定在深圳拍攝一部反映打工妹的片子,這就是后來的電影《特區打工妹》。
但趙路珍說,她不是“國王”,對于同廠的工友而言,她只是她們的姐妹。
1984年開始,趙路珍領導的布吉織造廠規模不斷擴大,效率不斷提高,訂單源源不斷,領導樂得合不攏嘴。在短短幾年間,趙路珍和她的姐妹們為國家創匯4300多萬港元。
1985年和1986年,布吉織造廠生產的棉麻毛衫出口量位居廣東省前列。1988年是趙路珍的收獲之年,這年4月30日,深圳評選十大杰出青年,趙路珍高票當選。同年底,她又當選全國優秀廠長經理,是深圳當時惟一的獲獎者。
03、把信訪大戶變成管理示范點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僅僅過了5年,趙路珍很快就“激流勇退”,離開了她一路打拼的布吉織造廠,成為一名普通工作人員。
趙路珍做過布吉鎮團委書記,也在勞動人事等多個崗位工作過。2008年,趙路珍有了新的工作,擔任南灣街道康樂社區綜合黨委書記、社區工作站站長。
康樂社區曾經是龍崗區信訪投訴的“重災區”,居民訴求渠道不暢,信訪量常年居高不下。趙路珍告訴深晚記者,“這個社區兩年換了三位負責人。坦率地說,那時候我心里很不愿意來挑這個擔子。”但是領導做她的工作,“你長期在基層工作,經驗豐富。我們相信你一定能挑起這個擔子,一定能做出成績。”
上任伊始,趙路珍確定了工作思路——盡快解決社區遺留問題和實際困難。社區所轄的康橋花園消防設施不過關,開發商已經破產,怎么辦?趙路珍找到各方坐下來,通過各方多輪協商談判,終于想出了辦法。這個一直困擾居民的歷史遺留問題,由物業公司墊資更新設施得到解決。
通過集體共同協商解決一些“老大難”問題,受此啟發,趙路珍在康樂社區建立了“社區民主議事堂”,并讓“社區民主議事堂”成為常態。由居委會成員、居民代表、物業公司負責人、黨代表和人大代表等共同參與,不定期組織聯席會議,討論社區重大問題。
趙路珍還搭建了一個“社區學堂”來增強社區的社交生活,包括免費開展繪畫書法課、四點半學校、青年就業培訓課、法律夜校等12個項目,所有項目都不收費。社區學堂的最大特色是“自教自學”,老師是以社區有特長的居民為主,學員則全是來自社區的居民。
趙路珍管理的康樂社區還有一個令全體居民自豪的創舉,那就是他們擁有全市第一個社區“愛心銀行”,公益服務項目達20多種。“愛心銀行”根據“愛心存折”積分數,評選出社區的一至五星級志愿者。
趙路珍把“議事堂”“社區學堂”“愛心銀行”都裝進了近4000平方米的康樂社區鄰里中心,打造了28個免費的公益項目。這個曾經的“信訪大戶”,被評為深圳市16個社會建設“織網工程”試點社區之一和龍崗區社會管理創新示范點。
從轟鳴的織造車間到紛繁的社區鄰里中心,趙路珍在深圳的人生軌跡似乎有些奇妙。
她曾是被時代浪潮推上廠長位置的年輕打工妹,是千名女工信賴的“姐妹”,最終又將化解基層矛盾的“火藥桶”淬煉成溫暖的港灣。
如今已退休的趙路珍,偶爾會和以前的工友、同事一起聚聚,一起笑談初到布吉時那條腳都拔不出的黃泥路,也一起分享退休生活的點滴。
▲1985年的趙路珍,此時她已經是布吉織造廠的廠長。資料照片
采寫 | 深圳晚報記者 蔣 榮耀
編輯 | 陸楚一
審讀 | 郭建華
二審 | 潘韻琪
三審 | 蔡志軍
深圳晚報將隨機抽取
一名幸運粉絲送出
樹莓VR未來影院
無限次體驗卡一張
(體驗截至2025年12月24日)
1、進入深圳晚報微信公眾號
2、點擊“發消息”進入對話框
3、在對話框中輸入關鍵詞“vr樹莓”,獲取鏈接參與抽獎
開獎時間:7月17日(周四)11:59
觀影時間:7月18日-12月24日
觀影地點:深圳市龍華區紅山6979商業中心30座246
注意事項:
1、本體驗卡僅限中獎者本人使用,兌換入場時需核對身份信息入場。
2、進入抽獎小程序會有一個5秒的開屏廣告,請勿點擊!請勿點擊!請勿點擊!(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3、本門票為贈票,嚴禁轉賣交易;
4、請中獎粉絲在規定時間內填寫領獎信息,如發現填寫信息未至現場兌票,或將進入深晚福利黑名單。如果已被登記入深晚福利黑名單,中獎則視為無效;
5、本活動最終解釋權歸深圳晚報所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