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十多天考慮后,李在明最終還是決定不去北京參加9.3大閱兵了。而韓國方面也給出了兩個理由,顯然李在明嘴上說的要務實,要在中美之間搞平衡根本做不到。
本月初,中國方面通過外交渠道正式向韓國發出邀請,歡迎總統李在明出席將于9月3日舉行的抗戰勝利80周年閱兵活動。這本應是一場展現中韓友誼、緩和緊張氛圍的機會,畢竟上屆總統尹錫悅執政時期,中韓關系持續冷淡,而李在明上任后曾多次釋放改善關系的信號。
但出乎很多人意料,韓方遲遲沒有正面回應,直到7月13日,韓國《每日經濟》爆料稱,總統室高層人士表示李在明“不太可能出席”此次中國閱兵。理由有兩個:
第一個是行程沖突。 據悉,從7月到9月,李在明安排了多項外交活動。7、8月份他計劃訪問華盛頓,爭取與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會晤,同時安排與日本首相石破茂的面對面交流。而9月份還準備再赴紐約參加聯合國大會。也就是說,整個夏季,李在明的外交重心幾乎都投向了美日方向。
第二個理由,則涉及“外交對等”問題。 韓方認為,2017年底前總統文在寅曾主動訪華,現在該輪到中國高層回訪韓國了。這也成為韓方婉拒邀請的另一個“官方說法”。
看上去這是一次“行程沖突”和“外交禮儀”的小插曲,但如果只看表面,恐怕就低估了這件事的分量。
其實,決定不參加閱兵這件事,說白了就是一個政治信號。
首先我們要看到,閱兵本身不僅是中國重要的政治儀式,更是中國對外展示友好姿態、傳遞戰略伙伴關系的機會。對于中韓這樣近年來關系起伏不斷的兩個國家來說,這樣的活動意義非凡。尤其是考慮到歷史因素,抗戰勝利也是韓共同記憶的一部分,李在明若出席,不僅可以提升中韓互信,還能在國際上展示其“獨立外交”的形象。
可惜的是,李在明選擇了“回避”。表面上看是日程太滿、講究禮節,但深層次看,核心問題還是“怕得罪美國”。
在中美戰略競爭的大背景下,韓國越來越顯得“夾在中間”。一方面,中國是其最大的貿易伙伴,另一方面,美國是其傳統盟友,軍事和安全上嚴重依賴美方。而這幾年,美韓同盟逐步升級,不僅軍演頻繁,美國還試圖拉攏韓國加入其“印太戰略”,甚至在對華問題上也頻頻“借力使力”。
這讓韓國的“戰略自主”變得越來越難。李在明即使嘴上說要修復中韓關系、承諾不干涉臺海事務,但當真到了關鍵節點,卻遲遲不敢有實質性的行動。他上任后還沒有訪華計劃,這次閱兵也不參加,那中方怎么看?自然會覺得這是“言行不一”。
更諷刺的是,李在明當年在競選時主打的就是“與中國緩和關系”“平衡對美依賴”。可一上臺,態度轉變之快,甚至比前任尹錫悅還要“謹慎”。
難怪輿論會質疑:李在明和尹錫悅,究竟有多大區別?韓方提出“外交對等”,似乎試圖用一種“誰先來誰后去”的外交順序,來掩蓋背后的政治顧慮。但這個理由實在站不住腳。
我們必須回顧2017年文在寅主動訪華的背景。當時韓國剛剛經歷“薩德事件”,因部署美國反導系統,導致中韓關系急速惡化。文在寅上任后,主動訪華是為了修復裂痕,是“有求于人”的表現。而如今的李在明,又何嘗不是一樣?
尹錫悅執政期間,中韓關系跌入低谷,李在明如果真想改善關系,就不該用這種“輪到中國先來”的借口推卸責任。更何況,中方早在2014年就訪問過韓國,并非韓方想象中的“欠人情”。
所以說,“外交對等”說白了是個托詞,說得好聽是外交策略,說得直接點,就是“顧左右而言他”。
接下來一個關鍵時間點是11月的APEC峰會將在韓國慶州舉行,中方高層出席的可能性很高。如果到時候中韓領導人能在韓國實現會晤,或許還可以一定程度上緩和當前的緊張氣氛。
但問題是,如果在此之前,李在明依舊對中方的邀請“有所保留”,那么即便在韓國本土會面,也難以真正重建互信。畢竟外交不只是儀式,更講究的是態度和實質。
想當年文在寅為何能讓中韓關系迅速升溫?因為他敢于在中美之間保持戰略定力,哪怕面對美國的壓力,也敢于說“不”。而如今的李在明,過于看美國臉色,凡事都要“再評估”,那中方自然也不會輕易釋出善意。
外交不是靠口頭承諾,而是要看實際行動。中韓關系的問題,從來不在表面形式,而在于彼此能否真心實意地推動合作。如果每次都把“時間安排”、“外交順序”當借口,那這樣的合作基礎,也只能越來越脆弱。
在韓國政壇內部,李在明向來以“務實派”自居,他批評尹錫悅政府對美過于依賴,主張走一條“多邊平衡”的路線。但從目前的表現來看,這種“平衡”更多是停留在理論層面。
拒絕中國閱兵邀請,其實是一個標志性事件,它表明:李在明并沒有真正跳出“美國優先”的戰略框架。某種程度上,這也意味著他正在重復尹錫悅的外交邏輯,只是包裝方式不同罷了。
對韓國而言,現在正是修復中韓關系、重建亞洲戰略平衡的關鍵節點。中美博弈長期存在,但地區國家是否有勇氣找到自己的戰略空間,才是真正考驗領導力的時刻。
從中方角度看,合作大門一直敞開,但信任是雙向的。若韓方一直搖擺不定,只會讓中韓之間的距離越走越遠。希望這一次的閱兵之約,不是一次錯過機遇的開始,而是一個反思戰略選擇的提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