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勁強醫生咨詢:156-0089-6344(同微步信)
是否曾注意到這樣一些人:他們頻繁眨眼,仿佛被風吹得睜不開眼;面部肌肉不自主地抽搐,嘴角歪斜,笑容變得不自然。這些看似不經意的小動作,可能是梅杰綜合征在作祟。這種以面部肌肉不自主運動為主要特征的疾病,如同被 "風" 牽動的容顏,給患者的生活帶來了諸多困擾。
一、虛風生于內,臟腑失調是根源
肝失柔和,內風由動:中醫學中"肝主筋"、"開竅于目",情緒壓抑、長期焦慮最容易暗耗肝的陰血,使肝陽不得滋養卻日漸躁動。陰陽失衡之時,肝風挾著火氣或郁氣上竄頭面,便引動眼瞼筋肉痙攣。
脾虛血弱,筋肉失養:"脾為氣血生化之源"、"主肌肉",若長期飲食失常損傷脾胃功能,或思慮過度暗耗心脾氣血,肌肉經絡得不到充盈的氣血滋養濡潤,就如河流缺水暴露在燥熱的河床,變得干枯僵硬易于抽搐。這種氣血不足讓肌肉失其柔和本性,輕微的風邪就能讓筋肉隨之抽動。
腎虧精虛,虛風上擾:"腎藏精",精能化生陰血,滋水涵木以潛肝陽。若腎中真陰虧損不能濡養肝木,則肝腎陰虛,使內在的虛風升騰不息,最終上擾面部,形成頑固難愈的抽動之癥。
二、調內息風的“根本之策”
傳統中醫立足于從內部消除風源,核心思路是"緩急兼顧、攻補兼施":
- 滋水涵木,平定虛風:
- 核心在于填補真陰。通過滋腎精、養肝血,從根本源頭上涵養肝木之體,使肝陽有所依附而不妄動。所謂"壯水之主,以制陽光"。
- 柔肝養血,舒筋活絡:
- 針對肝氣過盛、筋膜拘急之態,需用甘緩柔潤之藥滋養陰血、舒緩筋膜、平抑肝陽。
- 培土制風,益氣固元:
- 脾胃乃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通過健運脾胃補充氣血,使肌膚筋脈恢復應有的潤澤與柔韌,風邪自消;同時脾胃穩固,也能阻遏體內虛風在體內流竄擾動。
臨證用藥猶如治理一方水土:
肝郁有風者,藥取天麻、鉤藤平潛,配合白芍柔肝緩急;
腎虧精虛者,多用女貞、早蓮草,悄然蓄水于根本;
脾胃衰弱者,則需太子參、茯苓,如細雨澤潤土壤,慢慢恢復運化之力;
若有血虛脈絡不暢者,加入當歸、赤芍養血通絡則水流風靜;
虛風挾痰者,需再配半夏、茯苓、橘紅等疏通經隧、滌除濁邪。
注意:具體用藥應嚴格遵循體質辨證原則,一人一方,非千人一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