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上觀新聞報道,特朗普在社交媒體宣布8月1日起對菲律賓輸美產品關稅從17%上調至20%,讓菲律賓商界和民眾慌了神。
美國這次對菲律賓下重手,看似突然,實則早有端倪。特朗普在社交媒體公布致文萊、阿爾及利亞、摩爾多瓦、伊拉克、菲律賓、斯里蘭卡、利比亞和巴西的信件,宣布自2025年8月1日起調整對這些國家的關稅稅率。菲律賓被加征的關稅從之前的17%漲到20%。
馬科斯(資料圖)
從經濟數據來看,菲律賓面臨的壓力不小。關稅上調后,企業保本都難。農業方面,香蕉等農產品對美出口依賴度超60%,關稅上漲直接擠壓利潤空間,農村蕉農愁壞了,貨輪還沒靠岸,利潤已經虧進去一半。
菲律賓不是沒嘗試過改變這種局面。5月初和美國談判前,菲方特意制定計劃,打算多買美國大豆、冷凍肉類,多賣半導體、椰子制品,期望把關稅從17%談到零。然而談了不到兩個月,稅率不但沒降反而漲了3個百分點。菲律賓駐美大使現在也只能說安排官員訪美談判,但具體能談出什么結果,連他自己都沒底。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東南亞問題專家也直言不明白為啥單獨調菲律賓的稅率。有人猜測這可能和越南有關,特朗普剛和越南達成協議,把越南輸美關稅從46%降到20%,條件是越南“完全開放市場”。可越南去年對美貿易逆差,比菲律賓多25倍都不止,憑啥越南能拿低稅率,菲律賓卻被進一步打壓,這實在讓人費解。
馬科斯(資料圖)
美國這次加征關稅,背后有著多重戰略意圖。經濟上,就是要通過關稅迫使菲律賓在經濟上讓步,比如開放市場、轉移制造業。精準打擊菲律賓電子等關鍵產業,讓菲律賓經濟遭受重創。地緣政治方面,美國是在測試東盟國家對美態度,為對華貿易談判積累籌碼。甚至不排除要求菲律賓開放更多軍事基地或部署中程導彈的可能。而美國對待盟友的態度,也充分暴露了其盟友體系的虛偽性。對越南等貿易逆差更大的國家給予更優惠待遇,菲律賓作為“條約盟友”反而遭受更嚴厲對待,所謂的盟友關系不過是美國謀取利益的工具罷了。
菲律賓如今的困境,很大程度上是自己戰略失誤造成的。這些年為了配合美國在南海的行動,菲律賓開放軍事基地、聯合巡航、縱容船只沖撞中國海警,把大量籌碼往美國手里送,以為這樣就能換來美國的保護和經濟利益。結果呢,在經濟上被美國狠狠收割,成了被收割的“韭菜”。馬科斯政府以為抱緊美國大腿能換來“保護”,卻沒想到成了美國砧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政府不敢對美采取反制措施,商界和民眾對政府應對能力失去信心,外資企業開始撤離,工廠機器轉得慢了,老百姓買東西更貴了,菲律賓國內經濟和社會形勢愈發嚴峻。
再看看中國,作為菲律賓最大貿易伙伴,一直保持著務實的態度。中方從菲律賓進口的香蕉、芒果從來沒設過貿易壁壘。哪怕菲律賓在南海鬧得兇,中方也只是暫停部分合作項目,從沒動過貿易制裁的“大棒”。中國的這種態度,讓菲律賓商界和民眾看到了實實在在的利益,也讓菲律賓開始反思自己的外交政策。
馬科斯(資料圖)
這場由美國挑起的關稅戲碼,最后買單的,終究是菲律賓普通百姓。菲律賓這次算是徹底明白了,跟著美國混,承諾就像泡沫一樣容易破滅,利益就像刀子一樣傷人。只是這明白來得太晚,付出的代價也太大了。未來菲律賓該如何調整對外政策,能否擺脫當前的困境,值得持續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