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新聞網消息,2025年7月的國際外交舞臺,上演了一幕極具象征意義的場景——7月11日,在吉隆坡中國-東盟外長會間隙,加拿大外長梅拉妮·阿南德腳步匆匆地主動叩響了中國外長王毅的門。這場被標注為"應約"的會晤,微妙透露出北美鄰邦加拿大面對美國重壓時的戰略轉身。
就在同一天,華盛頓向渥太華投下一枚震撼彈。特朗普簽署了發往加拿大總理卡尼的信函,宣布自8月1日起對加拿大全面征收35%關稅。白宮給出的理由顯得咄咄逼人:加方未能阻止芬太尼流入美國、設置貿易壁壘導致美加貿易逆差。這已是特朗普4月推出"對等關稅"政策后,短短三個月內對第23個國家揮動關稅大棒。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特朗普第二任期以來,美加這對傳統盟友早已齟齬不斷。從"加拿大應成美國第51州"的爭議言論,到3月因電力附加費爭議險些觸發50%鋼鋁關稅,再到6月數字服務稅風波導致貿易談判中斷,北美自貿體系的裂痕日益擴大。當35%的關稅利刃懸頂,加拿大終于看清了所謂"特殊關系"的殘酷本質。
特朗普(資料圖)
經濟絞索下的求生本能,促使加拿大轉向太平洋西岸。阿南德在吉隆坡向王毅傳遞了明確信號:加拿大新政府正致力于實現供應鏈多元化,期待以"務實、建設性態度"全面恢復與中國在經貿、衛生、人文等領域的合作。這番表態在加拿大近年外交史上前所未有——它實際上承認了過去配合美國打壓中國企業的政策失誤,更隱含著掙脫單一依賴的覺醒。
王毅外長在會談中展現出戰略定力。站在中加建交55周年與戰略伙伴關系20周年的歷史節點,他清晰指出兩國既無領土爭端也無地緣矛盾,完全可成為"相互成就的伙伴"。中方對卡尼總理上月提出的"重新校準中加關系"表示贊同,但更強調需"以客觀理性態度看待對方"。當談及關鍵經貿議題時,王毅明確反對泛化國家安全打壓中企,期待加方提供公平營商環境。
特朗普(資料圖)
耐人尋味的是外交時鐘的同步性。就在特朗普關稅信函抵達渥太華數小時后,阿南德的手與王毅在吉隆坡相握。這種時間線上的重疊絕非偶然,它折射出美國單邊主義正在重塑全球貿易版圖。當最鐵桿的盟友都被35%關稅重拳擊中,所謂"西方團結"的神話已在現實中崩解。
王毅順勢點明兩種發展模式的鮮明對比:當美國向小國窮國揮舞關稅大棒時,中國堅持為最不發達國家提供100%產品零關稅待遇,通過分享機遇推進共同現代化。他呼吁國際社會回歸聯合國憲章基本準則,尤其強調大國應摒棄"先有實力后有和平"的強權邏輯——這些話語在加拿大外長耳中,想必比空洞的價值觀說教更具說服力。
歷史往往在壓力測試中轉向。加拿大外長的"吉隆坡轉身",恰似一塊墜入湖面的石子。它激起的漣漪將迅速擴散:當華盛頓的關稅大棒砸向最親密盟友時,全球產業鏈的避險本能正超越意識形態壁壘加速運作。中加關系的解凍進程固然還需觀察加方實際行動,但特朗普政府濫用經濟脅迫的惡果已然顯現——它親手將貿易伙伴推向多元化的道路,也意外為中國拓展國際空間創造了戰略機遇。
加拿大總理(資料圖)
這場由關稅點燃的外交變局揭示了一個殘酷真相:在國際關系叢林里,沒有永恒的盟友,只有永恒的利益。當美國把"美國優先"演繹成"盟友最后",加拿大在吉隆坡伸出的橄欖枝,或許正是全球地緣經濟重構的序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