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邊角料,生活添美好
橋下空間 別有洞天
城市里,不乏立交橋、高架橋等橋梁。如何開發利用橋下空間,更好地造福于民,是檢驗城市工作精細化、人性化程度的一項指標。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在城市更新中,一些地方將橋下空間打造成為運動場地、護學驛站、休閑公園等,有效地滿足了市民的美好生活需要。
近日,記者在多地展開探訪,看橋下空間怎樣進行更新與改造、帶來便利與歡笑。
山東青島市市北區跨海大橋高架橋下
散步遛娃有公園
本報記者 王 者
夏日傍晚,夕陽斜照。山東青島市市北區跨海大橋高架橋下的橙島時尚體育公園里,大人散步,孩子嬉戲,一派熱鬧歡快。
兒童活動區,各類娛樂項目人氣十足。“坐穩,起飛嘍!”市民岳明用力一推輪胎秋千,6歲的小孫子悠蕩至高處,開懷大笑。
青島市市北區跨海大橋高架橋下的公園。閆 婧攝
岳明家在市北區洛陽路街道,家門口一度沒有適合遛娃的地方。去年底,橙島時尚體育公園一開放,爺孫倆就成了首批造訪者。如今,他們幾乎每周都來三四回。
這座公園,為何開在橋下?
原來,這片橋下空間屬于青島市果樹園藝總場,曾是封閉管理的國有苗圃。去年,為滿足居民特別是兒童休閑游憩、親近自然的需求,青島市統籌存量用地,實施“改圃建園”工程,逐步將符合條件的國有苗圃改造為復合型城市公園。
在保留苗木生產和科研功能的基礎上,青島市果樹園藝總場出資建設了這座公園。總場相關負責人表示:“本來這片地就有改造的必要,費用也還承擔得起。改造后有一部分營利項目,可以逐漸覆蓋成本。”
青島市園林和林業局副局長殷保家介紹,公園為保障兒童的安全,在兒童活動區配備了塑膠地坪、防碰撞護角、無障礙坡道等,還對周邊綠化樹種進行優化,栽種無刺、無飛絮、無刺激性氣味的植物。“這個區域,有3個大型游具、20多個小型游具,還有百米秋千廊架。我們將兒童友好理念融入設計,兼顧了自然、藝術、趣味等元素,讓孩子們能夠在游玩的同時,得到一定的熏陶和啟蒙。”殷保家說。
蕩完秋千,岳明又帶孫子玩了公園設置的拼圖游戲。“爺爺你瞧,我把小貓拼出來了。”孩子開心地說。岳明夸贊過后,笑著提醒:“該回家啦,下次再來!”
《 人民日報 》( 2025年07月16日 07 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