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醫生,我現在整個人都不一樣了,特別自信,愛上了拍照,真的特別感謝您!”近日,衡陽愛爾眼科醫院視光及小兒眼病科副主任醫師段友國收到了一條特殊的感謝信息。發信人是23歲的小慧(化名),她剛剛成功接受了斜視矯正手術。困擾她十余年的重度斜視得以矯正,讓她找回了久違的自信,從“鏡頭躲避者”變成了“愛拍女孩”。
▲小慧與段友國醫生的微信聊天截圖
小慧的斜視問題從幼年時期就已顯現,且度數較大。多年來,無法自主控制的眼球偏斜,成為她心中難以逾越的障礙。“不敢直視別人的眼睛,怕看到對方眼中的異樣。”小慧坦言,這種不自信深深影響了她的人際交往。最讓她抗拒的是拍照——“鏡頭對準我的時候,感覺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我‘不對勁’的眼睛上,只想躲開。”手機相冊里幾乎沒有她的正面照,記錄青春的美好瞬間對她而言卻是難以克服的心理負擔。社交中的躲閃、對鏡頭的抗拒,這些由斜視帶來的“副作用”,長期伴隨著她的成長,讓她錯失了太多本應明媚的瞬間。
在親友的鼓勵下,小慧鼓起勇氣來到衡陽愛爾眼科醫院尋求幫助。接診的段友國醫生為她進行了全面細致的術前檢查評估,量身定制了斜視矯正手術方案。手術過程順利,成功糾正了她的眼位偏斜。而最讓小慧和家人驚喜的,遠不止是外觀的改善,那雙終于能夠協調注視、回歸正位的眼睛,仿佛為她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她不再畏懼他人的目光,開始大方地展示自己,手機相冊里笑容燦爛的照片越來越多,終于找回了屬于這個年紀的光彩與自信。
段友國醫生指出,公眾對于斜視存在普遍誤區:“很多人認為斜視只是兒童期的問題,成年后無法改變或無需治療,這是不正確的。”他解釋道,斜視是控制眼球運動的肌肉力量不平衡所致,導致雙眼無法同時注視同一目標。它帶來的危害是雙重的:
1.外觀影響與心理負擔:明顯的眼位異常易引人注目,常導致患者自卑、焦慮、社交回避。
2.視覺功能損害:可能引發弱視、破壞雙眼立體視覺(影響精細操作、判斷距離),嚴重者甚至影響生活質量和部分職業選擇。
“斜視矯正手術沒有絕對的年齡限制。成年患者同樣可以通過手術獲得顯著改善。”段醫生強調,手術目的不僅是改善外觀,解除心理負擔,更重要的是盡可能恢復雙眼協同工作的能力,改善或重建立體視覺,提升整體生活質量。
斜視治療強調“早發現、早干預”。兒童期是視覺發育關鍵期,一旦發現斜視苗頭(如斗雞眼、眼睛歪斜、畏光、歪頭看東西等),必須盡早就醫。及時干預對挽救視力、促進雙眼視功能發育至關重要。即使錯過了兒童期,也不應放棄治療希望,成人斜視手術能有效矯正眼位,有望改善視功能。
來源:衡陽愛爾眼科醫院 何佩
編輯:龍世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