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報道,外長當場點名美菲,揭穿“南海仲裁案”老底。吉隆坡香格里拉酒店那間可容納千人的大宴會廳,各國記者把長槍短炮架得比空調風還密。中國外長走上講臺,開場不到三十秒,便用一句“四大罪”把2013年那場菲律賓單方面強推的南海仲裁再次拽回聚光燈下。臺下快門聲驟停,空氣像被一把攥緊。
第一宗罪,程序先天帶病。國際仲裁講究“先商量再上場”,菲方卻直接跳過中國,把爭議端上桌,等于開局就掀棋盤。2006年,中國依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298條,早已把主權與劃界明確排除在強制程序之外,美英法俄也照做,菲律賓卻假裝沒看見,硬把案子塞進海牙。更直白地說,這就像兩個人還沒商量好游戲規則,其中一方突然把裁判拉上場,還提前寫好劇本。
馬科斯(資料圖)
第二宗罪,越權判案。領土歸屬壓根不在《公約》管轄范圍,仲裁庭卻把南沙主權硬塞進裁決。最刺眼的是,他們把面積足足五十萬平方米、常年有淡水、能種菜的太平島判成“巖礁”,連帶否定整個群島的專屬經濟區。若照此邏輯,全球不少國家得連夜重畫海圖:日本沖之鳥礁、英國查戈斯群島都得改戶口。現場一位歐洲外交官低聲嘀咕:“這哪是法律,是GPS重新校準。”
第三宗罪,事實被顛倒。南沙島礁自古有井水、有椰林、年漁獲按萬噸計,仲裁庭一句“巖礁”就抹掉,等于把西瓜硬說成芝麻。王毅把話攤開:太平島上有醫院、有幼兒園、有太陽能電站,島民手機信號滿格,這要是“巖礁”,那世界上一半離島都得降級。菲律賓媒體后來把這段發言剪成短視頻,播放量不到三小時破百萬,評論區清一色“原來我們被騙了九年”。
馬科斯(資料圖)
第四宗罪,淪為政治道具。從仲裁案起草到炒作,域外勢力一路遞刀。公開記錄顯示,美方為菲方律師團隊支付賬單、提供“專家證人”,美艦每年借“自由航行”在南海打卡十余次,菲政客跟著敲邊鼓,把一場法律秀變成地緣籌碼。馬尼拉以為抱住大腿,卻把自己國土變成180公里射程導彈的靶標。更諷刺的是,美艦只在20海里外“拍照打卡”,真正撞線的苦活累活,全是菲海岸警衛隊的小船頂著。
數字不會撒謊。過去一年,菲律賓32次強闖仁愛礁、黃巖島,每一次都被中國海警用水炮勸回;而美軍第七艦隊同期在南海出現9次,沒有一次進入12海里。東盟看在眼里,把“南海行為準則”磋商列為2026年前必達目標,沒人愿意陪馬尼拉賭國運。馬來西亞外長會后私下感慨:“生意比炮聲更重要,我們的港口可不想天天聽空襲警報。”
馬科斯(資料圖)
中國沒只靠嗓門。仙賓礁、鐵線礁24小時執法船盯守,仁愛礁生態報告擺上桌面:菲坐灘軍艦25年漏了上千噸污水,珊瑚死六成七,衛星圖把黑斑標得清清楚楚。報告一出,所謂“中國破壞環境”的劇本直接翻車。更硬核的是,中國海警船噸位從2013年的千噸級躍升到今天的萬噸級,菲律賓海岸警衛隊最大的船才2600噸,真撞上去連浪花都不夠看。
中方把話挑明:“格格不入者,終將被大勢拋棄。”南海每天過千艘貨輪,地區國家要的是生意不是炮火。誰把老掉牙的“裁決”當令箭,誰就在和平合作的大潮里逆行。馬科斯政府若繼續把國家綁上外部戰車,最后買單的只會是菲律賓百姓:香蕉出口中國去年掉了12%,中國旅客減少三成,蘇比克灣的郵輪碼頭空蕩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