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紙"兜底"承諾,比亞迪再次改寫智能駕駛賽道規則。
在2024年OTA升級中,這家新能源巨頭不僅帶來"天神之眼"系統的迭代,更拋出行業首個自動泊車責任全攬的重磅策略。
自7月起,搭載該系統的車輛將享受自動泊車事故的維修及第三方損失全額賠付,且不限車主次數、不設質保期限、兼容二手車交易。這場被業內稱為"陽謀"的破局,正在重塑整個汽車行業的責任體系。
百萬級數據鑄就的底氣
支撐這場革命的,是比亞迪深耕智駕領域多年積累的"肌肉記憶"。目前搭載"天神之眼"系統的車型保有量已突破100萬輛,日均產生的泊車數據足以填滿一座中型數據中心。
通過累計超過2億次的真實場景訓練,系統對復雜車位的識別準確率提升至99.2%,側方停車成功率達到行業領先的97%。正是這種量級的數據沉淀,讓企業敢拍出"損壞包修、事故包賠"的胸脯。
行業游戲規則改寫者
當多數車企還在用"免責條款"捆綁智駕功能時,比亞迪直接將責任邊界劃到自家底盤。對比市面上常見的"智駕險"方案:
傳統模式:用戶需自行購買責任險,單次事故最高賠付限額通常不超過50萬元比;
亞迪方案:涵蓋車輛維修費用+第三方損失全額賠付,且追溯有效期長達車輛生命周期。
消費者的確定性紅利
對普通用戶而言,這場變革帶來看得見的實惠:
使用自由度:再也不用擔心"撞桿逃逸"的尷尬,新手司機大膽使用率提升47%;
資產保值率:帶終身保障的智能系統使二手車溢價提升3-5個百分點。
保險優化:車主可酌情下調車損險額度,預估年均節省保費800-1200元。
總結
這場靜默的革命正在催生蝴蝶效應:主機廠開始重新評估研發路線,保險公司醞釀新型責任險產品,二手車評估體系加入智駕功能權重。
而站在風暴眼的比亞迪,或許正在用百萬車主的日常數據,書寫智能駕駛商業化的關鍵注腳——畢竟,讓消費者敢把生命交給機器的前提,是讓他們敢先把錢包交給企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