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滿貫一落幕,積分榜跟著洗牌,國乒這回主力層真有點新氣象,孫穎莎還坐在頭把交椅沒錯,但周圍的小伙伴已經換了不少,讓人感慨這支隊伍“穩字當頭的同時,內部競爭也悄悄按下了快進鍵,這種變化說好也好,說憂也憂,畢竟體育圈永遠不缺后來者。
先說女隊,孫穎莎依舊是那個“定海神針,大滿貫雖然爆冷出局,積分領先依然是斷層級別,11250分把其他人甩在身后,王曼昱緊隨其后,這兩人的存在感,決定了女隊下限不會太低,球迷心里有底氣,你說巧不巧,前十名里中國女隊就占了六個坑,前五更是常年國乒專屬,這種壟斷級別的統治,說實話,世界乒壇也就咱們女隊能做到。
但更讓人眼前一亮的,是蒯曼和陳熠這兩位小將的逆襲,這波漲幅是真肉眼可見,蒯曼從第六直接沖到第四,壓過了王藝迪等老將,拿了混雙和女雙雙冠,單打也進四強,妥妥的主力層新成員,陳熠更狠,19名直接飆到第十,一戰成名,連莎莎、蒯曼都被她挑落馬下,這速度,怕是要把隊內老大姐們都逼出危機感了。
說新人崛起不是空話,王勵勤上任后,女隊新秀的上升通道明顯變寬,從蒯曼、陳熠這組連環沖刺就能看出來,20出頭的小將們開始跟老隊員“對噴主力位置,這可不是以前那種“等天賦自動冒頭的節奏,新老交替在女隊變成了正循環,球迷也能看出來,原本擔心的青黃不接,這波算是緩過來了。
但別以為全是好消息,女隊強歸強,主力層的壓力也在升級,蒯曼和陳熠要真能再成長兩年,孫穎莎、王曼昱這批“老大姐也得再卷一卷,洛杉磯奧運會大家都想上場,位置就那么幾個,內卷強度想想都讓人頭大,真到了決賽,隊內競爭可能比對外還狠,誰都不想擺爛,畢竟誰也不愿當“永遠的陪跑。
話說回來,男隊這邊的氣氛就沒那么松弛了,表面看王楚欽大滿貫拿冠軍,狀態爆表,決賽直接4比0吊打張本智和,積分卻還卡在林詩棟后面,世界第二,林詩棟雖然積分第一,技術細膩,偏偏就是差點狠勁,總感覺少了點殺氣,心態再磨一磨,未來兩三年可能有突破,但現在這股“穩中帶虛的氣質,說實話讓人沒那么踏實。
男隊世界前十只剩四人,除了楚欽、詩棟,梁靖崑和向鵬算是守住最后兩席,梁靖崑29歲,年紀不小了,這次美國一輪游,男雙也沒進決賽,狀態下滑的苗頭很明顯,外協球員一個比一個能打,咱們這邊的老將反而容易“掉隊,梁靖崑這波如果調整不過來,可能真要被新生代“點贊回懟了。
向鵬22歲,正值上升期,這次止步16強,雖然遺憾但不至于太丟分,問題是后備力量夠不夠——這才是球迷最焦慮的地方,男隊進四強都算“交差,決賽進不了,壓力直接甩給教練組和管理層,官方媒體也開始發聲,男雙改革、男單補強成了明面上的目標,王勵勤自己都承認,男隊的后備和女隊比有點跟不上,這話不用粉飾,大家都看得見。
其實,外協球員的進步肉眼可見,別說日本、韓國,歐洲那幫小年輕也越來越難纏,技術打法都在升級,國乒想維持統治地位,必須加速內部競爭,篩人、培養、提拔都得更卷一點,不能等到別人拍門才想起來“補課,要像蒯曼、陳熠那樣,抓住機會直接沖上來,打進主力層,后浪不停,江山才穩。
回頭看這波大滿貫,女隊的穩和進步是最大看點,主力層變天,老將有壓力,新人有機會,男隊則需要警醒,別讓“溫水煮青蛙變成現實,球迷們都不會滿意一個只會守成的國乒,還是得有敢打敢拼的勁頭。
結論其實很直白——國乒女隊穩中有變,主力層更卷了,蒯曼、陳熠的上升給隊伍添了新活力,老將們壓力山大但也不是壞事,男隊則要擺脫“只剩冠軍光環的慣性思維,后備力量和內部競爭才是未來幾年能不能繼續稱王的關鍵,接下來的奧運周期,就看誰能沖出來,誰能把握住機會,誰能在外協沖擊下穩住陣腳,這才是球迷最想看到的劇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