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女籃亞洲杯小組賽打到第三天,局勢比想象的還要火熱,衛冕冠軍中國女籃對陣12冠王韓國,一場本該是強強對話的較量,結果卻變成了一邊倒的大勝,91-69這個分差,說白了就是中國隊把韓國打“沒脾氣了,很多球迷看了直播可能還沒緩過神,畢竟這兩隊亞洲傳統勁旅的碰撞,向來不缺故事和意外,結果這回的劇情,多少有點讓人“破防。
聊起這場比賽,最直觀的感受就是,中國女籃的內線高度簡直“離譜,張子宇+韓旭這對雙塔,擱亞洲賽場上就是降維打擊,一個身高2米2,一個移動能力強,硬生生把韓國隊的防線撕開了口子,上半場韓國還能靠外線三分硬撐,比分咬得死死的,中國隊外線也沒掉鏈子,內外結合拉開7分,氣勢上已經壓過去了,下半場開始,韓國的體系徹底崩了,張子宇籃下隨便要,韓旭在攻防兩端都刷數據,第三節直接拉開兩位數差距,韓國隊那邊只能靠零星的個人發揮續命,到第四節,分差被拉到二十多分,場面幾乎成了中國隊的表演賽,翟若云的三分一進,比賽直接蓋棺定論,韓國女籃只能接受一場潰敗的現實。
數據不會騙人,韓旭18分12板2蓋帽,張子宇18分4板,楊力維、王思雨都把助攻和串聯做到位,場上的那股團隊感和化學反應,確實是中國女籃現在最大的底氣,反觀韓國,崔以圣16分,安慧智15分,打得都很拼,可整體被壓著打,核心球員樸智賢、樸智秀也找不到太多機會,場上的無奈從表情到動作都藏不住,這支曾經12冠的老牌班霸,現在面對中國隊已經沒有太多辦法,甚至有網友調侃,韓國女籃這波“擺爛擺得有點早,但說到底,真不是她們不想拼,而是實力差距擺在那——誰讓中國隊這內線配置,亞洲杯里堪稱“外掛呢。
其實這場比賽的意義不只是比分上的“碾壓,更是給整個亞洲女籃格局提了個醒,韓國女籃雖然歷史底蘊深厚,也曾讓中國吃過虧,但這兩年明顯后繼乏力,青黃不接的問題很明顯,反觀中國這邊,年輕一代像張子宇、楊舒予迅速成長,老將狀態穩定,陣容厚度和上限都在往上走,今天的表現就是一種信號:別看小組賽遇到所謂老對手,中國女籃已經不是當年只能靠血拼贏球的狀態,現在是真正的實力碾壓,哪怕偶爾有起伏,團隊和體系也能兜底。
當然,比賽不是只有中國和韓國,A組的另一個看點是新西蘭女籃,上一屆打進四強,這回75-45輕松解決印尼,證明自己不是湊數的,印尼這邊明顯還差點火候,連續兩場大敗,基本提前“擺爛出局;再看B組,澳大利亞女籃是本屆的最大熱門,三戰全勝提前鎖定小組第一,79-67拿下上屆亞軍日本,直接告訴大家,奧運級別的強隊就是不一樣,日本女籃2勝1負,也基本穩進淘汰賽,至于菲律賓、黎巴嫩,賽前就被普遍認為只是陪跑,果然沒出什么幺蛾子。
此情此景,4強的懸念其實已經不大,澳大利亞提前晉級,B組格局定了,中國女籃雖然還剩最后一場打新西蘭,理論上有掉到第二的可能,但概率真不大,除非自己“擺爛外加新西蘭超常發揮,否則A組頭名基本穩了,剩下的懸念就在交叉淘汰賽,看日韓能不能在關鍵場次“爆冷——但說句大實話,以現在中澳的陣容深度和狀態,想看大冷門出現,難度不比中彩票低,球迷可以期待,但別太較真。
說回韓國女籃這場慘敗,其實也沒必要全盤否定,12冠的底子還在,短期內難以和中國掰手腕,甚至連和澳大利亞、日本碰撞也有點吃力,可只要體系還在,每一代球員都能頂上來,未來還是有機會翻身,問題就在于能不能擺脫青黃不接這道坎,不然下次碰中國,估計還得靠奇跡才能撐到底,球迷嘴上調侃歸調侃,真要亞洲女籃只剩一家獨大,觀賞性和競爭性都會被拉低,這不是所有人想看到的。
最后再回頭看本屆亞洲杯,主場作戰的中國女籃,壓力和期待都不小,上一場大勝印尼,今天又送韓國一場慘敗,外界的熱度和話題必然飆升,但想走到最后,肯定不能掉以輕心,畢竟淘汰賽一場定勝負,任何一個失誤都有可能被放大,球隊還要做好心理和節奏的雙重準備,畢竟奧運和世界大賽的壓力是完全不同的賽道,現在的中國女籃,確實有資格被點贊,但越是順風順水,越要提防暗流涌動,接下來打新西蘭是個小考驗,真正的考驗,還得看半決賽和決賽的硬仗怎么打。
綜上,12冠王韓國女籃這場大潰敗,是中國女籃實力兌現的最好注腳,也是亞洲杯新格局的縮影,未來的亞洲女籃誰能撼動中澳格局,短期內還真沒看到有誰能站出來,但比賽就是這樣,變數總是在下一個回合,球迷盡管看熱鬧,專業的事就交給場上這些姑娘們解決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