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周二,美國勞工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美國6月CPI同比上漲2.7%為2月以來最高紀錄,略超過預期2.6%,前值2.4%;環比0.3%符合預期,前值0.1%,漲幅擴大主要受能源價格上漲影響。
與此同時,美國6月核心CPI同比上漲2.9%符合預期,高于前值2.8%;環比漲幅從前月的0.1%小幅回升至0.2%,但低于預期0.3%,為連續第五個月低于預期。
而所謂的超級核心CPI(不含住房在內的服務業成本)環比上漲 0.36%,同比上漲3.34%,為2月以來最高,但遠低于年初至今的最高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核心CPI和名義CPI年率數據均預期升高,意味著美國宏觀經濟在6月份有復蘇跡象,利多美元指數!
美元指數
一、美國6月CPI數據的支撐邏輯:
美國6 月 CPI 同比上漲 2.7%,主要受能源價格推動,其中天然氣價格同比上漲 14.2%,電力價格上漲 5.8%。能源價格波動與全球供應鏈調整及地緣政治風險相關,尤其是特朗普政府對進口銅加征 50% 關稅,以及和歐盟的關稅爭端,正進一步推高工業成本。不過,能源價格的短期反彈并未引發全面通脹螺旋,同比仍低于年初水平。
其次,美國的核心 CPI 同比 2.9% 符合預期,環比 0.2% 連續第五個月低于預期,主要因汽車價格大幅下跌。值得注意的是,超級核心 CPI(不含住房的服務業)同比 3.34%,創 2 月以來新高,顯示醫療、交通服務等黏性通脹仍具壓力,疊加“大而美”法案的退補,私人部門預計還會進一步轉嫁成本。不過,這一分化已經反映出美國商品通脹與服務通脹,擁有不同傳導路徑,未來在整體通脹里,要重點區分。
不過,神奇的是,盡管關稅政策導致汽車行業成本上升(如進口零部件關稅推高整車成本),但 6 月新車價格同比降幅收窄至 3.4%,二手車價格卻因供應緊張同比上漲 6.3%,這和我們的市場形成了完全相反的數據特征。這種分化可能源于消費者在關稅生效前的集中采購,以及企業通過降價消化庫存,所以,還是美聯儲那句話需警惕下半年關稅傳導至終端價格的滯后效應。
CPI
二、美聯儲政策路徑又要再次校準:市場預測實質失靈!
6月核心 CPI 環比 0.2% 符合美聯儲目標,但不足以支撐 7 月降息。利率互換數據顯示,9 月降息概率升至 62%,年底前預計累計降息兩次,不過我個人預計最多1次,除非鮑威爾辭職,如果他辭職我估計2次降息說不定達200bp以上。
當下,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 7 月 15 日表態稱,第二季度數據增強了對通脹回落的信心,暗示降息臨近但未明確時點,這種 “觀望但鴿派” 的立場與市場預期基本一致。
其次,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對通脹形成雙向拉扯:一方面,汽車、電子等商品關稅可能推高進口成本;另一方面,企業庫存緩沖和需求疲軟可能抑制漲價幅度。美聯儲官員對關稅影響的分歧顯著,穆薩萊姆認為其通脹效應可能延至 2026 年顯現,而沃勒則認為是一次性沖擊。這種不確定性讓點陣圖一直很混亂!
最后,市場預計未來美聯儲的決策將聚焦兩類信號:一是超級核心 CPI 是否持續高于 3%,二是勞動力市場是否出現惡化跡象。若服務業通脹黏性增強或非農就業數據走弱,可能促使美聯儲提前行動。目前市場押注 9 月為首次降息窗口,但若 7 月 CPI 超預期,這一預期還可能后移。
三、資產市場在數據出現后的表現
(1)美股新高:神話ING
標普 500和納指創歷史新高,英偉達帶領AI 板塊繼創新高,中國H20市場順利打開,盈利增長 + 降息預期下,給了科技股新一輪的估值擴張。,目前,科技股占比超 30% 的納指期貨上漲 0.72%,市場對英偉達、微軟等龍頭企業的業績呈現樂觀預期,不過機構投資者正在減倉,散戶正在大比例押注,此外標普 500 市盈率已達 27 倍,納斯達克更達 41 倍,處于歷史高位,需警惕估值回調風險。
(2)美債收益率下行:軟著陸可能性上升
10 年期美債收益率下跌 10 個基點至 4.22%,長端降幅大于短端,顯示市場押注經濟軟著陸。這種 “牛陡” 形態與 2024 年的 “熊平” 形成對比,反映投資者對長期增長前景依然擔憂,不過有所好轉,若美聯儲降息落地,長債收益率可能進一步向 4% 靠攏。
(3)比特幣新高后下行:美股和比特幣形成價格關聯
比特幣盤中漲破 12.3 萬美元,主要受三方面推動:
<1>政策預期:美國眾議院審議的 GENIUS 法案為穩定幣提供監管框架,增強行業確定性;
<2>機構配置:貝萊德比特幣 ETF年內資金流入超 150 億美元,上市公司二季度增持 13.1 萬枚;
<3>技術面突破:價格突破 12 萬美元關鍵阻力位后,觸發量化交易的追漲機制,24 小時成交額達 1107 億美元。
不過,當前比特幣波動率仍高達 80%,需警惕政策反復和市場情緒逆轉,這種波動率,央行做不了儲備資產。
降息概率
7月的數據的話,我個人認為還是主要看能源價格和核心商品!此外,美國制造業 PMI 連續 4 個月萎縮、顯示經濟動能或許有所減弱。若消費支出因儲蓄率下降而收縮,可能引發技術性衰退。此時,美債作為避險資產將受追捧,而美股和比特幣可能面臨拋售,所以,美國的制造業7月是關鍵!
當然,若7月 CPI 穩步回落至 2.5%、非農就業維持在 20 萬以上,美聯儲倒是真有可能在 9 月和 12 月各降息 25 個基點。這種情況下,美股或延續慢牛,比特幣在機構資金支撐下挑戰 13 萬美元,但波動會更加加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