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房里,水龍頭一開,食材一沖——這個看似衛生的動作,卻可能讓細菌擴散、農殘滲透、泥沙深藏。
尤其以下5種常見食材,錯誤的清洗方式正悄悄將你的廚房變成“細菌培養皿”。
1
—The First—
生肉
沖洗=廚房“細菌炸彈”
90%的人習慣用流水猛沖生肉,試圖沖走血水和細菌。
但是生肉表面的沙門氏菌、彎曲桿菌等,在水流沖擊下會飛濺至水槽、臺面、刀具上,污染半徑可達80厘米。
而我國40%的生雞肉攜帶沙門氏菌,沖洗等于給廚房“播種”病原體。
正確的方法是將生肉放入專用盆中,清水浸泡5分鐘,讓血水滲出;然后用廚房紙吸干表面水分,避免揉搓;處理后的盆用洗潔精清洗,臺面用酒精擦拭。
處理完生肉后,需用肥皂洗手20秒,再處理其他食材。
2
—The Second—
雞蛋
水洗=洗掉保護膜
很多人以為買回帶泥雞蛋,立刻沖洗冷藏。
但實際上,蛋殼表面有天然抗菌膜(角質層),能封閉0.03毫米的氣孔。
水洗會破壞這層屏障,使沙門氏菌通過氣孔侵入蛋內,甚至污染冰箱其他食物。
超市預洗雞蛋已殺菌,直接冷藏(4℃)無需再洗;用干布或濕廚房紙輕擦泥點,烹飪前再清洗。
若必須水洗,用溫水輕刷后立即擦干并煮熟。
3
—The Third—
西蘭花
浸泡=蟲卵開會
用果蔬清洗劑長時間浸泡西藍花,其實沒多大意義
因為西蘭花的臟并不是細菌之類的東西,而是蟲卵。
它的花蕾縫隙密度達200-300個/朵,易藏匿蜜蟲、菜青蟲卵。清洗劑浸泡會破壞花蕾結構,讓農殘滲入內部,且蟲卵存活率仍超60%
清潔西藍花首先切除莖部硬皮,掰成小朵增大清洗面;然后用小蘇打水(2g/100ml)浸泡5分鐘,溶解農殘并驅蟲;最后沸水焯燙3分鐘,徹底滅活蟲卵。
4
—The Fourth—
貝類
沖搖=穩固沙陣
清理貝類最重要的就是出沙。
所以不少人喜歡用水龍頭下猛沖、或者加料酒搓洗貝類表面。
而是上貝類的沙主要儲存在體內,含沙量可達體重的15%。劇烈沖洗會觸發應激反應,導致貝殼緊閉,阻礙吐沙。吃下未吐凈的沙粒可能損傷消化道,引發腹瀉。
清潔貝類要用淡鹽水(鹽度3%)浸泡1-2小時,中途換水2次;水中滴幾滴食用油,油膜降低溶氧量,促使貝類主動張口呼吸;然后用牙刷輕刷外殼褶皺處,煮至貝殼全開后棄湯汁。
5
—The Fifth—
草莓
摘蒂=農殘“內滲”
草莓蒂是天然的“密封塞”,摘除后果肉暴露,揉搓會使農殘通過切口滲透率增加70%。表皮破損還會滋生微生物,加速腐爛。
草莓要帶蒂沖洗,用流動水沖洗30秒,保留果蒂阻擋污染物;之后用小蘇打水(1勺/500ml)浸泡3分鐘,中和酸性農殘。
如果還不放心,還可以面粉水攪成糊狀,輕揉草莓帶走縫隙雜質。
食材如人,各有“性格”:生肉怕濺射、雞蛋怕破膜、西蘭花怕滲透、貝類怕應激、草莓怕破皮。
洗菜不是一場“力度競賽”,而是一次與食材特性的默契協作。
掌握正確的清洗方法,了解不同食材的特性,才能既保留營養、又杜絕風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