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之前,煩請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交流與分享,又能帶給您獨特的參與體驗,感謝您的支持!
話說回來,從2025年1月20日起,時政領域的UP主和國際評論作者可謂迎來了黃金時期。
原因無他,懂王的活躍程度實在令人咋舌,奧巴馬與拜登執政十二年間所引發的爭議,竟不及特朗普短短半年內掀起的風波多。
不過,從正式的政治視角來看,特朗普的反復無常確實讓人難以應對。
畢竟你永遠無法預測,今天這位特朗普和明天那位是否還是同一個人?
可以說,他的種種出人意料之舉,徹底撕碎了美國長期以來構筑的“自由燈塔”形象。
但換個角度看,在批評懂王不可靠的同時,我們是否也應思考一個問題:為何美國人偏偏選擇了他?
一,他確實不該當總統
首先可以明確的是,根據特朗普過往的表現來看,即便不考慮資歷問題,他也確實不具備領導大國的能力。
誠然,政治圈向來充滿權謀與變數,違背承諾、左右逢源、口蜜腹劍等行為早已司空見慣。
但像特朗普這樣毫無掩飾地隨性而為的領導人,確實是極為罕見的。
比如在獲取額外收益方面,
售賣帽子、香水、服裝以及各類個人周邊產品倒也罷了,更夸張的是他竟然公開承認自己操控股市,目的只為自身及親信牟利。
甚至還在媒體鏡頭前指著某位朋友說:“昨天他可是賺了好幾個億!”
毫不避諱,毫不遮掩,主打的就是一個明目張膽地炫富,
而在處理國家事務上,特朗普不僅缺乏切實可行的長遠規劃,決策方式也常常是臨時起意,隨心所欲。
一會兒表示要與伊朗談判,轉頭又協助以色列轟炸伊朗核設施,緊接著又指責以色列暗殺自己。
一邊對普京示好,宣稱要和平解決俄烏沖突,轉身卻又迫使歐盟增加軍費,繼續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
其中最荒唐的莫過于他的關稅政策。
按理說,關稅涉及國與國之間的重大利益,理應慎重考慮,并在充分溝通后做出決定。
可特朗普卻完全無視他國意見,僅憑自己一時興起便隨意宣布,甚至可能連他自己都搞不清具體稅率是多少。
僅在4月2日至4月10日之間,他對中國的關稅就從34%一度飆升至245%,
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當特朗普揮舞著關稅大棒試圖收割全球財富時,居然沒有考慮過一旦其他國家不予配合該怎么辦?
也沒有認真評估,同時與全球多個國家展開關稅戰,美國是否承受得起這樣的后果?
說實話,難怪馬斯克會稱特朗普的經濟顧問納瓦羅是個蠢貨。
哪怕是個稍有常識的人,也不會做出這種荒謬的決策。
除此之外,特朗普重返白宮后還做出了許多令人震驚的舉動,例如凍結教育預算,對哈佛等美國頂尖高校采取強硬措施。
迅速疏遠馬斯克,壓制新能源產業發展,鼓勵傳統能源復興。
在明知美國已深陷債務泥潭的情況下,仍執意大幅增加軍費開支,并為富裕階層減稅……
沒人能真正理解,他心中那個“偉大美國”的藍圖究竟是什么模樣?
但可以確定的是,原本就已經風雨飄搖的美國,在他的治理下變得更加混亂不堪。本就生活艱難的普通民眾,日子更是雪上加霜。
顯然,不要指望特朗普會對美國的百年發展負責,因為他可能連明天要做什么都不知道。
相較之下,無論是奧巴馬還是拜登,都比他更適合擔任總統一職。
那么問題來了,這樣一個明顯不可靠的人,為何能夠當選總統,甚至還能再度入主白宮?
二,禍從何起?
實際上,特朗普的存在本身就是一個矛盾體。
只要你了解他的經歷就會明白,一個依靠富豪父親卻仍然破產六次的人,
沒有任何從政經驗,甚至連地方官員都沒當過,
這樣一份簡歷,任何一個受過基本教育的人都很難相信他能帶領美國走向輝煌。
但美國人民卻用選票將他送進了白宮。
這其中固然有一部分原因,是美國建制派表現實在太差,讓民眾對所謂政治精英失去了信心。
于是抱著“反正不會更糟”的心態,放棄支持希拉里,轉而選擇特朗普。
但有沒有可能,美國當前大部分民眾的認知水平,根本無法理解特朗普正在做什么,或者說他將把美國引向何方。
他們之所以支持特朗普,僅僅是因為他說的話,他們聽得懂。
聽起來是不是有些匪夷所思?
開玩笑啊,美利堅好歹是世界第一強國,“民主燈塔”,民眾素質怎么可能如此低下呢?
但現實往往比小說更離奇。
根據201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的報告顯示,美國的文盲率高達21%!
著名投資家瑞·達利歐也曾悲觀地指出,至少有60%的美國人文化水平未達到初中標準!
講真,作為一個自1981年起便實施九年義務教育的國家,我們很難想象美國民眾的文化素養竟能低到這種程度?
也就不難解釋,為何以特朗普的資質,竟能一再獲得美國民眾的支持。
因為相較于那些普通人聽不懂的宏偉藍圖,特朗普那些通俗易懂的民粹口號,顯然更具吸引力。
那么問題來了,不是一直都說歐美國家高度重視教育嗎?那美國的教育為何會淪落到這步田地?
三,自食其果
眾所周知,特朗普一直標榜自己是“里根再現”,或者說是“里根加強版”。
而特朗普之所以能走到今天,以及美國民眾如今普遍較低的文化素質,的確與里根時代密切相關。
1981年,隨著里根當選美國總統,自羅斯福以來政府對私人資本的嚴格監管逐漸放松,私有化浪潮開始加速擴張。
到了1988年,總統私有化委員會提出將教育等社會服務領域私有化作為20世紀末的重要政治議題之一時,美國公立教育體系便開始走向衰落。
但由于當時仍處于冷戰階段,美國政府尚不敢貿然行動。
然而,1991年蘇聯解體后,潘多拉魔盒被徹底打開!
從中央到地方,資本通過教育私有化迅速擴大影響力,導致教育資源嚴重失衡。
極少數社會精英壟斷了絕大多數優質教育資源,底層民眾則再也難以通過教育改變命運。
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公立學校的迅速萎縮。
私有化浪潮席卷之后,美國政府大幅削減對公立教育的投資,使得公立學校條件急劇惡化。
1995年,美國國家問責辦公室報告指出,全國至少有2.5萬所公立學校急需整修;1999年聯邦調查顯示,四分之三的公立學校急需資金改善教學環境。
無奈的是,在蘇聯解體后,資本家與社會精英們早已不再關心底層民眾的生活狀況,更不在乎公立學校的存亡。
于是,到了2004年,美國教育資源統計中心的報告明確指出,已有20%的公立學校教室無法滿足日常教學需求!更令人震驚的是,由于基礎設施過于破舊,不少師生因此患上哮喘等疾病。
這些問題早已曝光,但歷屆美國政府始終視而不見,寧愿將巨額資金投入戰爭與軍工復合體,也不愿用于改善公立教育。
結果可想而知。
據《紐約郵報》2023年報道,截至2002年,已有1470萬名公立學校學生(約占在校生總數的30%)長期缺課。
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在2024年,NAEP數據顯示,美國四年級學生閱讀達標率為33%、八年級為36%、12年級數學達標率僅為26%,閱讀達標率為31%,30%的高中生無法通過基礎數學測試,72%的學生連工廠招聘所需的分數運算都無法完成。
學校已經破敗至此,你還指望他們能學到什么呢?
而隨著公立學校的日益衰敗,因教育資源分配不公造成的階級差異也愈發顯著。
2024年相關數據顯示,美國頂尖私立學校學生進入常青藤盟校的比例高達78%,而公立學校僅為34%;富裕家庭子女進入名校的概率是底層學生的77倍!
然而,當這些精英們得意洋洋地認為,已經通過教育私有化堵死了底層民眾上升通道時,卻忽略了國民素質下降帶來的嚴重后果。
比如制造業衰退:
2024年,美國海軍因缺乏合格維修技師導致“肯尼迪號”航母項目停滯,并于今年三月宣布徹底終止該項目。
再比如民粹主義泛濫。
因為現在的美國民眾認知水平實在太低,可能連中國小學生都不如。
對于這類群體而言,美國精英們的宏大藍圖如同天書一般難以理解。
反觀特朗普那些邏輯混亂、滿嘴粗話的口號,反而讓他們熱血沸騰。
至于誰才是真正有利于國家的領導人?
什么是事實真相?
抱歉,他們真的分辨不出來。
結語:
美國走到今天的局面,特朗普固然難辭其咎,但真正的根源早在三十多年前便已埋下!
而這顆惡種,正是由那些所謂的社會精英親手播下的。
至于特朗普,不過是他們結出的惡果之一罷了。
文章信息來源:
鳳凰網:既不被尊重又沒有實利,窮人為什么偏偏支持特朗普? -
觀察者網:宋魯鄭:為什么還有那么多人支持特朗普?
參考消息網:美刊文章:疫情讓美公立學校“瀕臨崩潰”
中華網:達利歐稱60%美國人文化水平不到初中 制造業回流面臨挑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