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之名》的大結局風波仍在持續,大結局后第二日的播放量就暴跌3000萬,放在今年所有電視劇中,都屬于下跌幅度嚴重的水平。
而且在大結局之后,這部劇的豆瓣評分火速從7.8分下降到7.2分。
從評分分型的變化不難看出,有部分觀眾一開始打了高分,在大結局爛尾后非常意難平,最終選擇改成低分,可見它的騷操作確實傷了一大批觀眾的心。
按照這樣的斷崖式暴跌,最后這部劇的集均播放量連破3500萬都難,也算是砸了張譯的招牌。
還有網友眼尖的發現,這部劇在播放量暴跌的同時,熱度竟然沒有太大的變化,出現了不斷上揚的跡象,紛紛質疑這又是程序員的“杰作”。
有網友直接統計了之前同平臺劇集的熱度進行對比,便發現,之前同平臺劇集的熱度在凌晨等時段會出現一定的波動,口碑崩塌后熱度也會下滑。
而《以法之名》的熱度卻一直都很穩,因此熱度注水的可能性又進一步加大。
至于這部劇為什么會后繼乏力,很多網友認為,最大的問題還是出在編劇對人物結局的設定上。
正面人物死得非常可惜,反面人物又死得太過于痛快,相比起他們犯下的累累罪行來說,根本沒有受到應得的懲罰。
謝鴻飛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他做了這么多惡,在押送過程中卻直接掙脫洪亮,跳崖自盡。
很多人覺得,這種死法不僅對他來說太過于輕松,還致使男主洪亮因失職受罰,莫名有些不平衡。
蘭書記這一角色前期被鋪墊成一個類似于大boss的反面形象,心機深沉又精于算計,很多網友本以為她會有個轟轟烈烈的結局,但最后是她被留黨察看,很多網友覺得,這也有種虎頭蛇尾、不痛不癢的感覺。
壞人輕飄飄的受罰已經很可恨,正面人物的死讓人更意難平。
在之前的一系列劇情中,大家已經對萬海產生了同情,也希望他能早日從監獄中出來,與親人們見上一面。
而且,編劇前期對他和兒子的親情線也做了細膩的鋪墊,讓人期待他們日后的團圓。
萬海本人的智商在線,會暗示檢察官有內鬼,也很識時務,想用坐牢換取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直到這個角色猝不及防地死去后,網友才意識到,原來前面做的那么多鋪墊,全都是編劇在水時長,讓網友看得一肚子氣。
秦鋒的結局也成了不少人的意難平,不少網友質疑他的犧牲太過于倉促,他本來是不用死的,編劇可能是為了給大結局一些高光記憶點,強行寫死了他。
總的來看,這部劇的結局本身有很多漏洞,才是導致觀眾口碑反噬的最大原因。
希望每一個編劇都能為自己的劇負責,劇集的質量和邏輯才是硬道理,不要通過各種方式試圖給自己遮羞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