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給大家吃顆定心丸——網傳的"致癌蔬菜名單",大多是斷章取義的謠言。
就說魚腥草吧,有人說它含"馬兜鈴酸"會致癌,可實際上魚腥草里的是馬兜鈴內酰胺,和馬兜鈴酸根本不是一回事。
我媳婦的老家貴州,這邊基本上家家戶戶,不管男女老少基本是人人頓頓離不開魚腥草!
媳婦的奶奶吃了一輩子,現在80多歲了,基本上還是天天吃魚腥草,身體硬朗得很。所以,只要是正規渠道買的魚腥草,正常吃完全不用怕。
再來看看樹上蔬菜之稱的香椿,它被拉入黑名單,實際上也是被冤枉的。
確實有檢測說香椿含亞硝酸鹽,但只要吃前用沸水焯1分鐘,亞硝酸鹽就能去掉80%!
不是天天把它當飯吃,基本沒事的!
更何況香椿的季節性很強,也就春天那么半個月可以吃,其他季節根本吃不到!
而且香椿不光是好吃,還很有營養!春天里香椿炒雞蛋、香椿拌豆腐,我家每年那幾天都吃,關鍵是控制量——每次一小把就夠,誰也不會頓頓當主食吃呀。
第三種是蕨菜,它的爭議是最大的!網上有專家說蕨菜里面含有"原蕨苷"這種潛在致癌物。
但請注意是"潛在",而且需要長期大量生吃才可能有風險。咱們平時吃蕨菜都會先焯水再炒制,能大大降低有害物質含量。偶爾吃一次解饞,完全不必杯弓蛇影。
最后還有兩種分別是紫背菜和娃娃菜,它們就更冤了。紫背菜含黃酮類物質,其實是很好的抗氧化食材;有人說它有肝毒性,但只要肝臟沒啥問題的,正常吃就沒啥事!
而娃娃菜被傳致癌不能吃,是因為有人說有不良商家用"甲醛保鮮",正規超市的蔬菜都有嚴格檢測,買回家多沖洗幾遍,擔心啥?
與其盯著這些被冤枉的蔬菜,不如警惕真正的"致癌隱患",這幾類食物才該少吃:
第一類是腌制菜。咸菜、腌肉、醬菜里藏著大量亞硝酸鹽,長期吃會增加胃癌風險。
我姥姥以前頓頓離不開腌蘿卜,后來查出胃病才開始控制,現在改成新鮮蔬菜為主,身體好多了。偶爾吃點解饞可以,千萬別當日常必備。特別是腌制時間太長的,還是盡量少吃!
第二類是隔夜菜。
不是說所有隔夜菜都不能吃,但綠葉菜放過夜后亞硝酸鹽會飆升,尤其是夏天沒放冰箱的剩菜,簡直是細菌的"培養皿"。現在我家堅持"少做飯、不剩飯",吃多少做多少才健康。吃不完的,用來喂貓狗,盡量不吃隔夜菜!
第三類是太燙的食物。超過65℃的熱湯、火鍋、熱茶,會反復燙傷食道黏膜,長期下去可能誘發癌變。
冬天吃火鍋時,我都會等食物稍微涼一點再入口,心急可吃不了熱豆腐呀。我有個朋友,就是愛吃太燙的食物,然后得了食管癌,沒幾年就走了!
第四類是農藥殘留超標的蔬菜。買蔬菜要選正規市場,葉子菜多泡多沖洗,根莖類最好去皮吃。有條件的話選有"綠色食品"標識的,吃得更放心。
第五類是腐爛變質的蔬菜。很多人覺得"把壞的部分切掉還能吃",其實霉菌產生的毒素會擴散到整個蔬菜,肉眼看不見的地方可能全是隱患。爛了一點的水果、蔬菜,果斷扔掉別心疼。
說到底,"致癌"是個長期積累的過程,脫離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沒有絕對致癌的蔬菜,只有不健康的飲食習慣。
與其輕信謠言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碰,不如記住這幾點:食材多樣化、烹飪講方法、少吃加工食品、不吃腐爛食物。
最后想跟大家說,吃飯是件開心的事,別被各種謠言搞得焦慮。咱們老祖宗吃了幾千年的蔬菜,哪有那么多致癌的?
科學飲食、適度適量,才能吃得安心又健康呀!你家有啥健康飲食習慣?歡迎在評論區分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