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地區一個城市的社會文明程度高不高,主要看他對待老年人的友好程度。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衡量一個地區的社會文明程度的標準主要包括:經濟發展程度;發展成果是否惠及全體人民;人民的合法權益是否得到切實的保障。有網友可能會問了,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衡量一個地區的社會文明程度的標準里面,并沒有提及到老人啊?
是的,如果光從字面上看還真沒有提及到老年人這一字樣。但是,如果我們引申來看則不然。因為老年人(退休人員),尤其是低收入群體的老年人,是一個地區相對比較弱勢的群體,發展成果是否惠及到他們、老年人的合法權益是否得到切實的保障,應該說全靠政府的政策傾斜,當地人民的認同。這一點我們上海市做到了,主要包括以下6點:
1、上海市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全國最高,而且高出排在第二名北京市的50%。2024年北京市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是961元,上海市是1490元。甚至高出很多省份靈活就業人員的養老金。眾所周知,年滿60歲的城鄉老人是一個地區最為弱勢的群體,上海市不但給予了財政傾斜,而且傾斜力度之大是其它省份望塵莫及的。
2、上海市老年人的免費乘公交政策更是全國唯一。因為全國大多數農村老年人根本享受不到免費乘公交的福利,因為通往農村的公交車沒有免費政策;其它省份相對富裕的城市老年人反而卻享受到這一政策。但上海市則不然,他們把乘公交的福利均等的打入全部符合條件的老年人的個人賬戶。讓這些最需要福利的低收入老年人享受到這一政策性福利。
3、醫療保障。上海市自2025年7月1日起,職工醫保統籌基金最高支付限額從63萬元提高至65萬元,覆蓋重癥治療需求。退休以后的老年人患病的幾率大大增加,職工醫保統籌基金賬戶,最高支付限額上海市提高到65萬元。這恐怕要高過其它省份一倍甚至一倍多。
4、老年福利實現常態化升級,90歲老人每季度可領取1050元綜合津貼(每月350元),疊加節日補助形成復合福利體系。徐匯區試點津貼自動轉存養老機構費用服務,避免家庭矛盾。 ?注意,特別提出為了避免家庭矛盾,上海市徐匯區已經試點,這筆錢自動轉存到養老機構費用的服務。也即上海市政府充分考慮到了老年人在家庭的地位問題。如何讓老年人活的更有尊嚴而踐行著。
5、全市設立1000多個基層建議征集工作站,500多個建議征集紅色郵筒,通過社區決策聽證會、矛盾協調會等制度,廣泛吸納社情民意,推動城市治理科學化、民主化。 ?注意,設置這個的目的,是不是更多的照顧我們老年人呢?因為我們老年人的年齡越大,信息越閉塞,上海市政府就把信息送到老年人的家門口。
6、政法機關圍繞“五個中心”建設優化營商環境,推出系列改革措施和專項行動,強化社會治理效能。基層立法聯系點制度已覆蓋全市,累計收集立法建議超14000條,其中1546條被采納,形成“立法民意直通車”機制。 ?也即上海市的立法,都要想辦法征求每一個基層群眾的意見,我們老年人在家門口就可以參政議政。
#記錄我的202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