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點
★縣人社局推行“勞動維權+就業幫扶”聯動服務模式
★進賢縣殘聯開展第十九次全國特奧日活動
★ 三陽集鄉“愛心媽媽”暑期課堂走進軍山湖螃蟹小鎮
★ 張公鎮攜手江西農大開展“護苗·綠書簽”行動護航青少年暑期安全
1
---縣人社局推行“勞動維權+就業幫扶”聯動服務模式
“‘勞動維權+就業幫扶’這個機制太好了!一邊幫我調解了公司違法裁員的事情,一邊還給我推薦了3家靠譜的企業,真的太謝謝你們了!”一名寶媽在活動現場感謝道。
為深化勞動爭議全鏈條治理,提升解爭議、穩就業、促和諧能力,縣人社局開展“勞動維權+就業幫扶”工作,結合就業招聘活動打造“人才夜市、仲裁出攤”的仲裁服務新模式,實現資源共享與力量協同,補齊維權服務的“最后一鏈”。
隊伍下沉一線 法律咨詢“零距離”
借助“洪漂人才薈”“夏季夜市”等系列招聘會活動,縣人社局仲裁院工作人員化身“法律智囊員”,為企業、求職者就勞動保障等問題提供法律咨詢。活動現場,仲裁員通過“一對一解答+案例剖析”的方式,為勞動者答疑解惑,現場共發放《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等普法宣傳資料500余份,惠及求職者1000余人次。
調解前置發力 矛盾化解“早介入”
依托招聘會現場互動場景,聯合隊伍秉承“及時發現,即時調解”的理念,對活動中發現的勞資矛盾第一時間介入溝通,通過梳理爭議焦點、釋明法律責任,提出可行方案、推動平等協商。對未能當場調解的案件,明確告知仲裁申請流程及所需材料,實現調解與仲裁無縫對接。
精準匹配需求 維權就業“雙軌行”
做好權益保障的同時,充分發揮就業服務優勢,為參與調解的勞動者同步提供崗位匹配服務,結合其技能特長、薪資期望,現場推薦合適崗位,實現“扶上馬再送一程”。這種雙軌并行的模式,既筑牢了勞動者的權益保護防線,又為就業市場注入暖心動能。(供稿:縣人社局 舒琴 孫彩云)
2
---進賢縣殘聯開展第十九次全國特奧日活動
為深入弘揚特奧精神,積極營造關心關愛智力殘疾人的社會氛圍,鼓勵和支持廣大智力殘疾人及其家庭走出家門、融入社會,共享運動快樂與社會發展成果,縣殘聯于7月15日在進賢縣殘疾人托養中心舉辦了第十九次“全國特奧日”主題系列活動——親子趣味運動會,吸引了托養中心28名殘障學員及其家庭成員踴躍參與,現場氣氛熱烈歡快。
本次活動以“親子趣味運動會”為核心形式,聚焦智力殘疾學員及其家屬的共同參與。主辦方精心設計了適合學員能力、兼具趣味性與運動性的比賽項目。活動重點設置了做操、跳繩、乒乓球、羽毛球作為核心競賽環節,要求學員與家長協同配合完成。通過參與做操、跳繩的趣味項目,學員們在實踐中提高了運動協調性和體能,體驗到了運動帶來的身體強健感。乒乓球、羽毛球項目不僅檢驗了學員的運動技能,更強調了家庭成員間的互動、支持與默契,讓運動成為連接親情、傳遞關愛的紐帶。整個活動在積極、鼓勵、包容的氛圍中進行,學員們精神飽滿,奮力拼搏,展現了良好的精神風貌。
在家人陪伴和鼓勵下完成比賽任務,學員們成功突破了身心障礙,顯著增強了自信心和勇于嘗試、融入社會的勇氣。親子共同參與的形式,有效增進了家庭成員間的情感交流與理解,營造了和諧溫馨的家庭氛圍。同時,活動為智力殘疾人及其家庭搭建了展示自我、融入集體的平臺,促進了社會包容。(供稿人:縣殘聯 尚可涵)
3
---三陽集鄉“愛心媽媽”暑期課堂走進軍山湖螃蟹小鎮
7月13日,三陽集鄉婦聯組織轄區兒童走進軍山湖螃蟹小鎮毛筆小館,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暑期小課堂活動。孩子們在湖光山色的映襯下,暢游書海、揮毫潑墨,感受知識與傳統文化的魅力。
在溫馨的毛筆小館內,愛心媽媽樊老師為孩子們帶來了生動有趣的科普百科全書《發現之旅》。立體翻翻書的趣味設計瞬間吸引了孩子們的目光,他們圍坐在一起,小心翼翼地翻開書頁,驚嘆于書中隱藏的海洋生物、宇宙星辰等奇妙知識。“原來章魚的觸手上有這么多吸盤!”“地球內部是這樣的!”孩子們興奮地交流著,眼中閃爍著求知的光芒。樊老師耐心引導他們邊讀邊思考,鼓勵他們分享自己的發現,讓閱讀變成一場充滿互動的探索之旅。
隨后,活動轉入書法教學環節。樊老師從握筆姿勢、運筆技巧講起,手把手教孩子們書寫基本筆畫。宣紙鋪開,墨香彌漫,孩子們聚精會神地臨摹,一筆一畫雖顯稚嫩,卻格外認真。“寫字的時候要靜下心來,就像湖面的水一樣平穩。”樊老師輕聲指導,孩子們漸漸沉浸其中,感受書法帶來的寧靜與專注。10歲的樂樂舉起自己寫的“永”字,自豪地說:“老師夸我有進步!回家我要繼續練習!”
此次暑期小課堂將自然風光與文化教育相結合,不僅豐富了孩子們的假期生活,更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他們的閱讀興趣和藝術素養。三陽集鄉將持續打造特色暑期課堂,通過“愛心媽媽”等志愿服務的暖心陪伴,為留守兒童和轄區兒童搭建起學習成長的平臺,既解決了家長的后顧之憂,也為孩子們播下了熱愛傳統文化、追求知識的種子。(供稿:三陽集鄉 羅艷)
4
---張公鎮攜手江西農大開展“護苗·綠書簽”行動護航青少年暑期安全
為深入推進2025年“萬名大學生進千站”文明實踐志愿服務行動,近日,張公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聯合江西農業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三下鄉”社會實踐隊走進鄭坊村,共同舉辦“護苗?綠書簽”主題活動。將文明閱讀、綠色上網理念與暑期防溺水安全知識深度融合,為鄭坊村轄區中小學生帶來一堂兼具知識性與實用性的宣傳教育課,全方位筑牢青少年健康成長防護網。
綠書簽傳遞閱讀力量筑牢網絡安全防線
活動中,青年志愿者熱情洋溢,化身知識傳播的先鋒,將印有“綠色閱讀文明上網”標語的綠書簽逐一發放到孩子們手中。書簽在稚嫩的手掌間傳遞,孩子們或輕撫書簽上的圖案,或圍坐討論書簽上的文明標語,眼神里滿是對知識課堂的期待。
志愿者通過趣味講解和互動問答,生動剖析不良網絡信息和盜版書籍的危害。結合學生沉迷網絡致成績下滑、接觸盜版引發知識錯誤等身邊案例,引導孩子們深刻認識其潛在危害。同時,積極推薦優質閱讀資源和健康網絡學習平臺,鼓勵孩子們在正版書籍的知識海洋中遨游,利用網絡助力自我提升。互動環節氣氛熱烈,孩子們爭相分享閱讀心得和利用網絡學習新技能的樂趣,智慧火花不斷碰撞。
沉浸式安全課堂織密暑期防溺水“安全網”
緊扣暑期關鍵節點,活動將“防溺水安全主題教育”作為重點。志愿者們化身“安全導師”,通過真實案例警示,生動闡釋了野泳的危險性,并重點強調防溺水“六不準”原則。“抽筋時不能慌”志愿者邊示范邊講解,“要像志愿者哥哥這樣仰漂再慢慢拉伸,同時大聲呼喊尋求幫助。”在科學自救互救技能傳授環節,志愿者們詳細講解并現場示范了遇險時的正確應對方法,演示了實施心肺復蘇的核心要點,包括精確定位按壓點、正確按壓深度、頻率和姿勢“記住這個位置就能在關鍵時刻救人!”
通過現場模擬演練,孩子們親身體驗了救援要點,有效強化了“保己救人,智慧施救”的安全意識,為快樂暑假筑起堅實的安全堤壩。
“我今天在農家書屋借閱了《昆蟲記》,還要把今天學到的防溺水知識教給弟弟!”七年級學生楊航舉著書簽興奮地說。此次活動覆蓋鄭坊村轄區22名留守兒童,不僅提升了青少年對有害信息的辨識能力,更通過“閱讀+安全”雙主題教育,在鄉村播撒了綠色閱讀、文明上網、平安度夏的種子。(來源:張公鎮 熊婷)
進賢縣融媒體中心
投稿郵箱:
jx5622461@163.com
來源:進賢縣融媒體中心綜合
編輯:楊敏
初審:楊春華
復審:萬朝暉
終審:周勇
請下方點一個“在看”
生活愉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