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9點剛過,上海直接拉響了高溫橙色預警,氣溫節節攀升。武康大樓前,白晃晃的水泥地照得人睜不開眼,一天中最熱的時段將至,卻有一群頭發花白、身著紅色T恤的志愿者阿姨挑在這個點開攤,把一碗碗冰鎮綠豆湯送上街頭。這些,全是免費的,為的就是慰勞烈日下的人。
負責“練攤”的是一個由老年人組成的“銀發”社區志愿服務隊——寶怡樂志愿者團隊。團隊發起人是在天平街道的弄堂里生活了63年的孫鴻銀,熱心腸的她被大家親切地稱為“寶寶阿姨”?!岸焖惋溩?、湯圓;端午節送粽子,夏天送綠豆湯、西瓜,我們連續做了好多年了?!?/p>
游客圍攏過來,還有剛結束清掃的環衛工人、綠容巡視員、剛完成交接班的輔警,或是路過的快遞小哥。
人群里,老崔肩挎沉重的相機包,額上密布汗珠。他從今年來的上海,找到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武康大樓前為絡繹不絕的游客旅拍?!斑?,阿拉寶寶阿姨自噶燒的綠豆湯,天熱煞了,吃一碗!”寶寶阿姨不由分說,已將一碗綠豆湯配著小勺遞了過來。涼涼的,很解渴。
“這是我們自己約定好的,天熱了就要燒綠豆湯,從早上10點開始,200碗,基本上半個小時不到就發完了?!彼麄兊木G豆湯有講究。一個大電飯煲放4斤綠豆,麥仁得浸泡一會兒,等綠豆燒酥了,再將麥仁放進去一起燉,燉上快2小時。最后放糖,放下去還得再滾一滾。為了讓戶外工作者吃到既不燙口、也不涼胃的綠豆湯,綠豆湯在前一晚就得涼透了后盡快冰鎮起來。第二天一早,再拿出來分送。
其中不乏大老遠趕來的老居民。潘正玉曾在附近住了60年,經置換搬遷去了銀都路。今天清早,為了幫襯著送清涼,她早上5點不到就起了,路上倒兩輛公交車,花上1個半小時,趕在擺攤前到了。潘阿姨心里有衡量,覺得值:“人搬走了,但感情放不下。就當回去看看老街坊鄰居?!?/p>
“還有項愛芬、周彩娣、王月珍、于平、邵明華、許翠華、李紅、曹宏偉、周志新……”寶寶阿姨掰起指頭數不過來,最后害羞地笑:“我老公左金龍也很支持我們,出錢出力?!?/p>
一碗綠豆湯,悄然消融了旅人焦灼的暑氣,更無聲熨帖了都市縫隙中奔忙的心靈。
原標題:《武康大樓前有免費的綠豆湯!這群阿姨酷暑下忙活了一整天》
欄目主編:祝越 文字編輯:張曉鳴
來源:作者:文匯報 王宛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