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乘坐地鐵2號線的市民明顯感覺到:車廂更擁擠了,高峰與平峰的界限也變得模糊。這一切,都與暑期的到來密切相關——作為知名旅游城市,成都每逢假期便成了眾多游客的首選,煙火氣里藏著擋不住的吸引力。根據此前美團旅行發布的數據顯示,2025年暑期整體文旅預訂增速同比上漲近38%,成都位居熱門暑期旅游目的地Top4。 自7月1日暑運啟動以來,外地來蓉旅客明顯增多,根據成都地鐵統計數據,地鐵客流日均進站量增長19.9萬人次,環比增長5.6%。單程票使用量日均增長9.2萬張,外地乘客二維碼增量為6.6萬人次,異地交通卡日均使用量也上升至2.7萬張。在春熙路站,外地游客日均進站量達到2.7萬人次,相當于每5名乘客進站就有1人為外地游客。成都正迎來今年又一波旅游熱潮。
這21個熱門樞紐及商圈景點車站
外地人更偏愛
暑運啟動前,攜程、去哪兒等平臺陸續發布了暑期旅游預測,成都位居各大榜單全國十大熱門目的地城市。
其實,隨著近年來高鐵線路增多以及成都雙機場運營越來越成熟,成都至國內各?。▍^、市)、國外主要城市出行越來越便利,這為國外游客入境,國內游客來蓉提供了便利。
另一方面,就成都市內而言,地鐵便捷的通達性,同樣成為游客來蓉出游的首選。
當前,成都地鐵線網運營里程達672公里,軌道站點800米覆蓋率達到33%,位居全國城市前列,游客步行約10分鐘就能找到地鐵站。軌道線路對超25個文化景點的有效串聯,也為傳統景點注入流量,使得游客能更方便地解鎖屬于成都的文化密碼。
根據成都地鐵統計數據顯示,進入暑運以來,成都東客站、成都西站、火車南站、天府機場1號2號航站樓站日均進站客流分別達到13.4萬人次、5.2萬人次、4.8萬人次、2.7萬人次,較暑運前均有較大增幅,其中成都東客站增幅最大,為25.6%。
從另一個角度看,方便臨時乘車的地鐵單程票日均售賣量達24.6萬張,較暑運前增長9.2萬張,環比增長59.3%;針對短期差旅出行適用的日票,使用量也增長了13.4%。這都說明了,暑期外地來蓉游客的增加。
那這些外地游客更愛去哪里呢?根據二維碼外地乘客與異地交通卡日均進站總量分析,41.6%的游客出現在春熙路、孵化園、雙橋路、東郊記憶等21個熱門商圈景點站。根據車站出行數據分析,春熙路站、人民公園站、寬窄巷子站、文殊院站相當于每5名乘客進站就有1人為外地游客。
▲主要商圈站點日均進站客流量
▲主要景點站點日均進站客流量
21個熱門樞紐及商圈景點車站:成都東客站、成都西站、春熙路、大源、東郊記憶、東門大橋、動物園、高升橋、海昌路、火車南站、錦城廣場、寬窄巷子、人民北路、人民公園、雙流機場2航站樓、雙橋路、天府廣場、天府機場1號2號航站樓、文殊院、西華大道、犀浦。
“成都給我的印象很好,之前因為工作來過一次,這次趁著孩子放假,專門帶著家人一塊兒來成都玩兒?!焙颖庇慰蛯O先生告訴紅星新聞記者,交通的便利,成了他出行的最大依仗?!熬W上查了攻略,成都很多景點都在地鐵周邊,加上都江堰可以高鐵直達,就選擇了成都?!?/p>
客流增長30%
天府廣場站是最火熱的文化車站
暑期是學生客流出行高峰期,也是一年中家庭出游較集中的時間段。“7月以來,站廳里攜帶兒童的家庭出行乘客和學生乘客明顯增加?!?/strong>成都東客站站區長熊艷表示。
數據顯示,天府廣場站、十里店站、高升橋站、草堂北路站等周邊文博展館集中的車站在這個暑期人氣上升顯著,文博展館創新打造沉浸式體驗新場景,吸引了眾多外地游客。7月以來,以上4座車站日均進站量超10萬人次,較暑運前增幅20%。僅天府廣場站日均進站量就達5.6萬人次,較暑運前增長30%,成為暑運以來最火熱的文化車站。
在商圈站點中,春熙路站、人民北路站、孵化園站、雙橋路站、東門大橋站位列商圈車站進站量前五,分別達到10.7萬人次、3.6萬人次、3.6萬人次、2.5萬人次、2.4萬人次。而在暑運到來后,僅春熙路站進站量增幅就達到15%,成為春熙路商圈名副其實的“流量核心”。
另一方面,無論是動物園的研學旅游還是東郊記憶的工業旅游,都不斷吸引游客紛至沓來。數據顯示,動物園站、文殊院站、人民公園站、寬窄巷子站、東郊記憶站位列景點車站進站量前五,分別達到2.5萬人次、2.3萬人次、2.2萬人次、2.1萬人次、1.7萬人次。其中進站量增幅最高的為西華大道站,達到43.98%,暑期主題樂園成為學生游客的重要打卡地。
作為一座擁有中超球隊的城市,看球賽、聽演唱會同樣受歡迎,杜家碾、九道堰地鐵站作為直達鳳凰山體育公園最近的車站,每逢賽事演出期間,車站進站客流明顯。今年暑運以來,杜家碾站周末較工作日進站客流增幅高達351.80%,位列全線網第一。
此外,夜娛、夜游、夜宵、夜讀等夜經濟消費場景也吸引著外地乘客駐足停留。根據客流顯示,春熙路站、錦城廣場東站夜間20點后日均進站量占全天進站客流超10%,從東門碼頭錦江夜游到SKP夜色之下水木奇觀,地鐵客流依托多元消費場景激活商圈夜經濟,不斷釋放消費新活力。
紅星新聞記者 閆宇恒
編輯 歐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