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成都軌道集團獲悉,今年7月1日暑運啟動以來,成都地鐵日均客運量達664.1萬人次,日均進站量增長19.9萬人次,環比增長5.6%。隨著暑運客流持續上漲,成都地鐵線網累計客運總量已突破150億人次。
增長客流從哪來?到哪去?
日均664.1萬人次
外地乘客增幅顯著
據成都地鐵客流數據顯示,進入7月暑運以來,地鐵客流持續高位,日均客運量達664.1萬人次,日均進站量增長19.9萬人次。
樞紐站地鐵客流增長尤其明顯。統計顯示,成都東客站、成都西站、火車南站、天府機場1號2號航站樓站日均進站客流分別達到13.4萬人次、5.2萬人次、4.8萬人次、2.7萬人次,較暑運前均有較大增幅。其中成都東客站增幅最大,為25.6%。
據攜程、去哪兒等平臺數據顯示,今年暑期成都成功躋身暑期熱門城市Top5,成為游客們暑假出行的首選之地?!暗罔F暑運增長的客運量很大部分來自外地乘客。”成都地鐵運營公司客運部負責人介紹,4組與外地乘客密切相關的數據,呈現出明顯增長態勢。
首先,地鐵實體票使用量明顯增長,其中單程票日均售賣量達到24.6萬張,較暑運前增長9.2萬張,環比上月增長59.3%。針對短期差旅出行適用的地鐵日票,使用量也增長了13.4%。在增加的二維碼出行量方面,日均增量已達到11.2萬人次,其中外地乘客二維碼日均增量為6.6萬人次,占比59%。隨著城市之間地鐵碼通刷普及,異地交通卡日均使用量上升至2.7萬張,環比上月增長28.8%。
春熙路站每5人中1人為外地乘客
杜家碾進站量較日常激增543.6%
今年暑運客流增長呈現出顯著的“文商旅體”特征。數據顯示,7月以來,天府廣場站、十里店站、高升橋站、草堂北路站這4座車站日均進站總量超10萬人次,較暑運前增幅20%。僅天府廣場站日均進站量就達5.6萬人次,較暑運前增長30%,成為暑運以來最火熱的文化車站。
在商圈站點中,客流增幅位列前三的站點分別是春熙路(15%)、錦城廣場(13%)和東大路(8.2%)。其中,春熙路站日均進站客流達10.7萬人次,外地游客日均進站量達到2.7萬人次,位列商圈站點第一,這相當于每5名乘客進站就有1人為外地游客。
再看旅游景點車站,天府廣場日均進站客流達5.6萬人次,排名第一??土髟龇涣星叭恼军c分別是西華大道(44%)、天府廣場(31.5%)和東郊記憶(21.6%)。
另外,由于成都賽事演出活動增多,進站客流增幅也明顯上升。今年暑運以來,杜家碾站周末較工作日進站客流增幅高達351.80%,位列全線網第一。其中,7月5日至6日,杜家碾進站量較日常增長543.6%。
非高峰時段日均增16.8萬人次
夜經濟火熱吸引外地游客駐足
暑運以來,成都地鐵非高峰時段進站量增長達到16.8萬人次,占全日進站總增量的84%。數據顯示,外地乘客午飯后13:00-15:00進站增量達到4.4萬人次,占全日進站總增量的21.7%。
數字文創IP哪吒裸眼3D視頻點亮雙子塔,潮玩品牌泡泡瑪特的全球首家臻藏店在成都SKP商場開業,交子商圈以數字文創IP吸引著眾多年輕人前來打卡。數據顯示,交子商圈日均進站量9.2萬人次,在這里軌道交通5線交織、11站密布,69.6%的站點500米覆蓋率為商圈輸入源源客流。
從東門碼頭錦江夜游到SKP夜色之下水木奇觀,夜經濟消費場景也吸引著外地乘客駐足停留。根據客流顯示春熙路站、錦城廣場東站夜間8點后日均進站量占全天進站客流超10%。
目前,成都軌道交通已開通運營16線672公里軌道線路,423座車站實現了成都市主體功能區、重點行政區等軌道交通全域覆蓋。軌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分擔率達63%,已成為市民通勤及來蓉旅客的出行首選。
來源: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