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已經過去一半,現在我們回過頭看看,上半年福建樓市處在什么狀況?雖然這兩年各城市都不太愿意公布樓市成交量,與以往相比,現在很難看到什么靠譜的樓市數據(編都懶得編了),但有一項還是沒法掩蓋,那就是土拍。
土地出讓必須通過公開市場,賣了多少地,進賬多少錢,都由哪些企業拿地,這些信息都很透明,可以充分展現一個地方的樓市實情。尤其這些年都是各地國企唱主角,它們在土地市場上的兜底數量,就能體現自身賣出去多少房子。有的縣(市)徹底啞火,連土拍會都很少舉行,說明商品房實在賣不動了。
或許有人覺得賣不賣地與自己生活無關,但事實上無論哪座城市,每年單靠稅收是不夠花的。土地出讓金始終是財政重要收入來源,沒有這筆錢,很多項目就無法推進,在現實中往往體現為道路沒有修,橋梁沒法建,說好的公園常年拋荒,承諾的學校遲遲不動,城市建設跟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
我們知道,2022年下半年品牌房企們徹底“爆雷”,此后福建土拍靠央國企撐了一年。從2024年開始,就只能靠各地國企自己兜底。但各地財力狀況不同,今年上半年很多地方土拍悄無聲息,說明多數國企也就能撐一年,后續賣不動房子不可能一直借錢。
最典型的莫過于泉州,縣(市)區各顧各的一畝三分地,泉州市屬國企只負責在市區兜底,今年上半年只拿了兩幅純商品房宅地,剩余都是拿安置房湊個數據,顯然新盤銷售回款沒能及時跟進。
比如泉州國企最新領出的一本預售證,是今年5月的文旅文薈院。都把文旅集團拉出來搞房地產,可見泉州實在很缺國企。這塊地早在2021年12月就已拿下,過了三年半才開盤,一看網簽公示,這銷量實在不咋樣。像這種回款速度,以后還怎么拿地呢?
市區都這個樣子,除晉江、南安尚有能力發債,泉州其他縣的樓市就像裝進冰箱。目前單靠本市國企還能撐起土拍的唯有福州、廈門,其中廈門島內外大拆遷配上用途限制越來越嚴的新版“房票”,可以說已在“舉全市之力”支持幾家國企。若問“拆遷撐樓市”還能堅持多長時間?那就要看泉州、漳州的老鄉們還能拿出多少真金白銀,畢竟房票是張紙,掏現金才是真的“買”。
至于福州現在最大的依仗,一是自身強大的吸金能力,二是福州人民守護家鄉的熱情。去年文章提到,福州在省內存款金額斷層領先,2023年增速還是最高,除了本地資金之外,每年還有源源不斷的僑匯從海外寄回。2024年依然如此,本外幣存款余額2.52萬億,增長7.1%,廈門存款只有福州的七成,增速也低于福州。
這些年我不停向大家強調,做“福州人買福州國企房”有多重要,守護福州就是保護自己家庭。通過孜孜不倦地寫文章,我也能感受到很多變化。近幾年福州市屬國企名氣越來越大,不少海外鄉親主動向我咨詢本市國企樓盤。
他們說以前身邊有些人老推什么廈門建發之類,現在才知道那些是廈門國企,哪些才是福州自己的國企。他們決心為福州做貢獻,回鄉買房之前還會提前跟我確認,弄清楚哪些是福州市屬國企開發的高品質新盤。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財政資金保障,防止福州的錢被別人偷盜。
正因海內外同胞的鼎力支持,我們看到在不搞房票的情況下,6月30日福州市區還能有豪氣干云的“百億土拍”。做實業的民企拿商業商務用地發展經濟,市屬國企拿住宅用地保證財政良好運行,由此看出福州經濟十分健康。
當然話說回來,福廈泉三地今年也還有外來央國企拿少量地。對它們而言,廈門的吸引力在于有房票兜底,似乎銷售沒有問題。泉州的吸引力在于東海看上去有源源不斷的接盤俠,可以拿一小塊試一試。而福州樓市涇渭分明,被外地房企拿去的那些地塊,我相信開發商根本沒有在意普通百姓,它們的“銷售”對象在土拍前就很明確,是盤踞于此的某些特殊人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