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不少人都還對美國空軍于3年前的一項動作記憶猶新,那就是從日本召回了48架F-15C/D重型戰斗機。回想2022年,已在沖繩嘉手納基地部署超30年的48架F-15C/D被召回美國本土,一度讓日本上上下下出現了不小的震動。畢竟,這幾十架雙發重型戰斗機,曾長期被視為美國在“第一島鏈”、特別是面對中國方向的航空兵“拳頭”戰力。它們的離開,必將讓日本、乃至是整個“第一島鏈”的攻防能力受到極大的負面影響。
外媒的相關報道
不過,美國人顯然也并不打算“永遠離開”。而今,新一批以永久部署的方式進駐日本的重型戰斗機到了,只不過它們絲毫不給人以“驚艷”之感。起碼站在我們的立場上來看,其恐怕連威脅都構不成。據美國“動力”網站報道稱,美國空軍第85測試與評估中隊的2架F-15EX重型戰斗機已飛抵嘉手納空軍基地,將參加所謂的“堅決太平洋力量”軍事演習,這是這款戰斗機的首次國外部署任務。按照計劃,這2架F-15EX將在不久后移交給第18戰斗機聯隊,而該聯隊將在嘉手納空軍基地永久部署36架F-15EX。
F-15EX是F-15系列中的最新型號
我們知道,作為F-15系列戰斗機的最新型號,F-15EX因換裝了全新的有源相控陣雷達等航電系統,以及對武器掛載能力的拓展,一躍成為了一款雙發重型四代半戰斗機,堪稱F-15家族中的戰力天花板。從這個角度來想,我們需要承認,美國的戰斗機工業技術水平確實在向前發展,F-15EX可視作是對上世紀70年代開始服役的F-15系列戰斗機的“終極性能挖潛版本”。
日本沖繩嘉手納空軍基地
然而,從硬幣的另一面來看,日本沖繩嘉手納空軍基地一直被美日等國視為“第一島鏈”上的重要節點之一。其距離中國本土較近,故以永久部署的方式,向此地派駐航程遠、作戰半徑大、載彈量多且制空作戰能力強的雙發重型戰斗機,始終是美國空軍試圖壓制中國海空力量的一種手段。以F-15EX換下早已老舊的F-15C/D,這固然可視作是美國在增強“第一島鏈”的航空戰力,但請別忘了,美國的戰斗機工業在發展,中國“同行”可是也沒閑著。想必任誰都能看出來,中國戰斗機工業于近年來的發展速度和跨度,已然開始領先美國。
中國已試飛兩款六代機原型機
平心而論,在中國首款國產第五代戰斗機殲-20服役前,雖然解放軍航空兵部隊的手中已經擁有部分四代半戰斗機,但那48架部署于沖繩嘉手納空軍基地的雙發重型戰斗機F-15C/D,仍是我們不可小覷的一大威脅。但現在看來,在殲-20的裝備量很可能已突破300架大關、第二款國產五代機殲-35也開始服役、兩款國產六代機原型機密集試飛、國產中型四代半戰斗機殲-10C都開始逐步“靠邊站”的大背景下,美制重型四代半戰斗機F-15EX的“逼近”,似乎儼然再難以入得了解放軍的法眼了……
第二款國產五代機殲-35
基本上,得益于一套完整且先進的作戰體系的支撐,我們有理由相信,與F-15EX同為雙發重型四代半戰斗機的殲-16,完全有能力同前者平分秋色,甚至可能對F-15EX實現某些壓制性效果。而如果起飛迎敵的是殲-20或殲-35,那比五代機落后半代的F-15EX,大概率就將陷入單方面遭虐殺的境地。待到2030年代,倘若中國搶先實現第六代戰斗機服役,屆時這些F-15EX究竟還能“干點啥”,就真是個很難回答的事情了,恐怕后者只能淪為“給解放軍送人頭和刷戰績的活靶子”……
美國海軍艦載型六代機項目已被暫時放棄
還是那句話,美國的戰斗機工業確實在發展,只不過這種發展的速度和跨度,明顯被中國戰斗機工業甩在了后面。一邊是兩款中國第六代戰斗機原型機啟動試飛;另一邊則是美國被迫以“保大人還是保小孩”的方式,做出“全力研制空軍型六代機F-47,暫時放棄海軍型六代機F/A-XX”的艱難抉擇,且F-47至今還只停留在預想圖的程度。兩相對比下來,想必已然很能說明一些事情了吧?
國產六代機原型機試飛
這就是為什么說,在戰斗機裝備質量方面越來越強大的解放軍航空兵部隊面前,F-15EX早已無法令人感受到威脅的原因。哪怕36架F-15EX全部就位,也不可能再對亞太方向的航空戰力天平有什么影響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