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通訊員 王虹
帶孩子們做游戲
暑假來臨,“看護難”成為不少家庭的煩心事。在湖北孝昌縣,50個覆蓋城鄉的暑期“愛心托管班”正用知識與關懷織就安全網絡,讓4000余名少年兒童在寓教于樂中開啟別樣假期。
在孝昌縣新湖北黨政軍誕生地保護發展中心,來自山區的孩子們正跟隨講解員的腳步,透過一件件珍貴文物史料,聆聽革命先輩的奮斗故事。這場沉浸式紅色教育課,讓孩子們在歷史場景中感悟初心使命。
愛心托管班學生寧嘉浩說:“聽了他們的故事,我知道了今天的生活來之不易。我以后要好好學習,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p>
防溺水教育
前沿科技體驗同樣點燃鄉村孩子的求知熱情。在孝昌縣小悟鄉萬沖村的暑期“愛心托管班”,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志愿者正指導孩子們操作雙足機器人、運用3D打印機繪制立體模型。
孝昌縣小悟鄉中心小學五年級學生萬天翊興奮地表示:“今天我學到了3D打印,見到了許多機器人,我感到科技的力量是無比神奇的,我以后每天都想來?!?/p>
孝昌縣實驗小學六年級學生陽宇辰也說道:“這個課上有機器人,還有好多小朋友一起學習一起玩,我感覺特別好,我想每天都來?!?/p>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青年志愿者劉文靜看到孩子們的反應,很有成就感:“看到孩子們眼中閃爍的好奇與興奮,我特別有成就感。希望能用我們的專業知識,在他們心中種下科技的種子。”
從紅色教育到科技啟蒙,這正是孝昌縣免費托管服務的縮影。該服務不僅精準破解城鄉兒童暑期“看護難”,更通過差異化課程設計,構建起系統化教育體系,實現看護與賦能并重。
紅色教育
愛心托管班學生家長盧露對此深有感觸:“以前暑假我們家的孩子不是玩手機就是看電視,村里面辦了愛心托管班,不僅有專業的老師教他們知識,也避免了孩子去外面玩水,我們在外面上班的話也比較放心?!?/p>
共青團孝昌縣委書記寧莎麗介紹:“我們依托省、市資源包開設安全教育、心理健康等基礎課程,將孝文化、紅色文化等本土元素融入教學,還根據學生興趣開設機器人編程、非遺手工等特色課堂。此外,統一配送的文具包等物資,全方位保障孩子們的學習需求?!?/p>
做手工
為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城鄉均衡覆蓋,孝昌縣創新機制,聯動湖北省內14所高校組建支教聯盟。259名大學生志愿者與130余名社會志愿者組成“護苗隊”,依托這支專業力量,將17所中小學及33個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的50個點位升級改造為“田間課堂”,形成遍布城鄉的教育服務網絡。
“今年,我們新增了十幾個托管點位。這些場地由縣教育局與鄉鎮團委協調提供,主要為已放假且具備食宿條件的中小學校,以及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等,就近就便服務,可滿足4000多名孩子的托管需求?!睂幧愓f。
(通訊員供圖)
(來源:極目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