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7月16日報道 美國外交學者網站7月11日發表題為《印尼、越南以及金磚問題》的文章,作者是伊絲蒂·瑪爾塔·蘇克瑪。全文摘編如下:
大國競爭重現世間,正在考驗東南亞國家一直以來的不結盟傳統。對于印度尼西亞和越南這兩個歷來與各大國保持等距離交往的國家來說,全球秩序調整的新動向正在創造新的壓力和機遇。唐納德·特朗普再次擔任美國總統加劇了印太地區的局勢動蕩。與此同時,金磚國家合作機制作用越來越大,正在促使本地區中等強國做出調整,尋找針對西方主導架構的替代品。
2025年6月,越南獲得了金磚伙伴國地位,與印尼、馬來西亞和泰國一道加深與金磚機制的聯系。另一方面,印尼在2025年1月被正式接納為金磚成員國,彰顯印尼在全球治理中提升話語權的雄心壯志。這些動向引出一個重要問題:諸如越南和印尼這樣的中等強國能否在更明顯地靠攏新興機制的同時保持戰略靈活性?
由于受到后殖民時代斗爭的影響和對于被卷入大國關系持懷疑態度,越南和印尼都有奉行不結盟外交政策的傳統。但如今,戰略模糊越來越難以維持。兩國都在謹慎應對以技術經濟競爭、制裁機制和競爭性基礎設施融資為特點的地緣政治格局。
特朗普在第二任期再次推動全球供應鏈與中國脫鉤。在這一方針下,東南亞既成了受益方,也成為受壓點。越南尤其感受到壓力。美國貿易談判代表已經要求越南大幅減少對中國工業品的依賴,這對于一個與中國深度融合的出口導向型經濟體而言是一項艱巨的任務。
近日,特朗普宣布了全面貿易措施:對所有越南輸美商品征收20%關稅,對來自第三國的轉運商品征收40%關稅。盡管協議具體內容尚不明晰,但有分析師指出,這項政策針對的是原產于中國的零部件,這些零部件是越南制造業的支柱。
對印尼來說,上述變動正好與領導層變更同步發生。印尼總統普拉博沃·蘇比延多采取了更積極的外交政策,其特點包括高調的外交訪問、象征性姿態和一些觀察人士眼中的尋求提高自身地位的行為。印尼決定成為正式的金磚成員國,就足以說明其有意提升全球形象,但不會采取二選一的結盟策略。
越南接觸金磚機制同樣有其考量。
與印尼不同,越南選擇了金磚伙伴國的身份,沒有成為正式成員國。這很可能表明越南希望保持戰略平衡。一邊是與中國深厚的經濟聯系,另一邊是與美國、日本和印度日益發展的安全和貿易伙伴關系。“竹子外交”依然是越南外交政策的核心,象征著靈活性和韌性。
然而,越南的選擇越來越受到外部沖擊的制約。貿易壁壘、技術分歧和不同的監管標準導致兩邊下注越來越困難。通過加入金磚機制,越南表明其支持建立一種不要求在美國和中國之間選邊站隊的多極秩序。
印尼和越南都沒有把金磚機制當成一個意識形態集團,而是視為自己作為中等強國發出更大聲音的平臺。印尼長期以來的抱負是在不卷入大國對抗的情況下發揮更大的全球影響力。對印尼來說,成為金磚成員國就成了實現這一抱負的里程碑步驟。長期以來,印尼外交政策一直遵循這樣一句格言:“一千個朋友嫌少,一個敵人嫌多。”從這個意義上講,金磚機制為印尼尋求多邊主義改革提供了務實平臺,尤其是改革那些被認為傾向于全球北方國家的機構。
越南的做法更為謹慎,但同樣具有戰略意義。作為金磚伙伴國,越南得以參與金磚框架下的基礎設施、投資以及氣候合作,同時保持了政策靈活性。越南與金磚機制的合作也符合越南的數字及綠色發展戰略。
對越南和印尼來說,金磚機制不僅僅帶來了聲望。金磚機制為網絡安全、數字治理、人工智能等關鍵領域的投資與合作帶來了機遇。金磚國家如果能夠超越空談,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果,就有可能成為變革全球南方經濟體的力量。
隨著經濟碎片化程度加深和全球治理引發更多爭議,印尼和越南的抉擇將在整個印太地區引發共鳴。金磚機制如果成為真正服務于中等強國的工具,就可能有助于形成新的、更具包容性的國際交往模式。(編譯/劉子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