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丁欣雨
界面新聞編輯 | 姜妍
第21屆上海書展將于8月13日-19日舉辦,今年首次設立雙主場制,主會場不僅有“老地方”上海展覽中心(延安中路1000號),還增設了上海書城空間(福州路465號)。上海展覽中心會場會按以往慣例售賣門票,而上海書城會場則自由進出。在該模式下,本次書展總服務空間將達到約4.2萬平方米。今日下午舉行的書展新聞通氣會上公布了這一消息。
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新聞出版局局長權衡在會上講話(拍攝:界面新聞記者 丁欣雨)
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新聞出版局局長權衡在新聞通氣會上匯報了一組數據:2024年上海書展線下圖書銷售總碼洋4981萬元,較2023年增長約35%,其中文創產品銷售收入576萬元。由于人們集章打卡的熱情,今年書展會繼續展銷文創和“谷子”產品,并延續前陣子上海國際電影節拉動的“票根經濟”熱度,發放涵蓋閱讀,餐飲和出行等多方面的便民優惠券。
據悉,今年展覽中心依舊設置8個活動區域,包括主題展區、主賓省展銷區(今年湖南省將作為主賓省帶來眾多含有地方特色的書籍)、實體書店展銷區、滬版圖書展銷區、全國圖書薈萃展銷區,進行圖書銷售和閱讀活動,傍晚時分在噴水池廣場和花園場地推出“閱界夜市”。
書城則在現有店面安排的基礎上,設置5個活動區域,呈現圖書銷售、閱讀周邊經濟、出版IP主題展覽三方面的聯動,例如閱文10周年IP主題展、書城熱門圖書IP展將會落地于此,同時聯合上海市旅游協會設計規劃3條非遺主題旅游線路和“書展一日游”線路。
本屆上海書展還新增了幾個“首次”:首次開設上海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工程“五大文庫”書架,展示名家成果;首次舉行“舊書新知”全國邀請展,活絡二手書籍的流動;首次設立長三角品牌實體書店展銷區;首次結合人工智能轉化圖書內容、結合書展宣推,新增電子導覽設備,豐富細化導覽內容。
今年的書展現場還將提升防暑降溫、便利餐飲、醫療保健等現場服務保障水平,關懷“一老一小”弱勢群體,設置殘障人士和老年人群體專用通道。
具體售票安排和參展嘉賓將于后續公布。
附:2025上海書展區級分會場基本情況
浦東新區推出“品書香、愈時光”分會場,組織策劃特色文化閱讀活動;
黃浦區圍繞“當古典遇到古籍”主題,結合“昆曲雅音會”開展閱讀活動;
靜安區設置區圖書館、中信泰富廣場兩個分會場,揭幕首家“聲音書店”;
徐匯區以“書香光影 閱讀的姿態”為主題,推出“尋光之夜”閱讀嘉年華;
長寧區參與主辦第二屆“書香上海·東方閱讀盛典”,開啟“悅讀長寧·東方讀書會”系列活動;
普陀區以“游‘半馬蘇河’,品書香普陀”為主題,組織各類閱讀活動;
虹口區承辦“國際文學周”的主論壇和詩歌之夜,組織系列閱讀活動;
楊浦區承辦“全國知識博主大會”,開展巴金紀念展、“百廿復旦、智匯楊浦”等活動;
寶山區以紅色傳承、親子閱讀、公益捐贈等為重點組織閱讀活動;
閔行區以“書香悅讀”“書海尋蹤”為主題,啟動“一書一世界”閔行夜讀周;
嘉定區以“我嘉‘書’適圈 閱動DNA”為主題,在安亭黃渡“我嘉鄰里中心”開展閱讀活動;
金山區以“我愛讀書、我愛生活”為主題,圍繞紅色文化、傳統文化、特色文化等開展閱讀活動;
松江區在云堡未來市藝術城舉辦“讀書不止、實踐不止”主題活動;
青浦區圍繞以“閱江南”主題開展長三角歷史文化名人文獻展、清溪講壇等活動;
奉賢區依托區圖書館等場所,開展“鄉村讀行”等閱讀活動;
崇明區將組織名家海島行、讀書分享等系列活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