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緊急求助電話,打破了社區工作站的平靜。
“家里只有老人,我好像要生了!”家住重慶市南岸區海棠溪街道御泰社區和黃御峰三期的居民李女士因疼痛和驚慌,聲音都在顫抖。
懷孕在家的李女士突然臨產,在孤立無援之際,她猛然想起兩三年前因為社區活動曾存下的社區工作人員的電話——這根“救命線”此刻成了唯一希望。
緊急時刻
10分鐘為生命護航
電話就是命令!社區工作人員放下手頭工作,如離弦之箭般奔向李女士家。時間就是生命,一組人現場安撫照料,另一組人同步精準聯系120急救中心,清晰報告地址、孕婦狀況,爭分奪秒協調最優路線。
從接到求助到專業救護力量抵達現場,全程僅用了10分鐘。當一路鳴笛的救護車趕到樓下時,社區人員早已守候在單元門口。
全程守護
安心托付生命之重
面對從未有過的分娩過程與劇烈陣痛,李女士滿心恐懼。社區工作人員全程緊握她的手,用穩定的話語傳遞力量:“救護車馬上到,醫生就在路上,堅持住!”這份來自“身邊人”的堅定陪伴,極大緩解了她的緊張情緒。
工作人員一路護送,直至李女士安全抵達醫院產房,為母嬰平安爭取了黃金時間。
錦旗背后
基層治理的溫度答卷
一個月后,懷抱健康寶寶的李女士和家人將兩面錦旗鄭重送到社區。“沒有社區同志的果斷和專業,后果真不敢想象……”李女士哽咽道。這兩面錦旗不僅承載著一個家庭的感激,更是基層治理效能的生動注腳。
御泰社區黨支部書記方雯接過錦旗,言語樸實卻力量千鈞:“群眾安危就是最大的事。這次應急考驗了我們的機制,更堅定了我們的方向?!?/p>
據悉,御泰社區正著手升級應急響應流程,為獨居老人、孕產婦等特殊群體建立關愛臺賬,為超大型城市治理貢獻基層力量。
一面錦旗,映照初心使命;一次救援,檢驗治理根基。從一根“救命線”到一張“安全網”,御泰社區以高效響應機制與真摯為民情懷,在街頭巷尾間筑牢了守護生命的堅實堤壩。當每一個緊急呼救都能得到回響,基層治理便在城市最末梢綻放出溫暖而堅韌的生命力。
上游新聞記者 王渝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