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地理位置太特別了,陸地上跟14個國家挨著,海上還有好幾個鄰居,邊界線長得不得了。這種位置注定了周邊環(huán)境不會簡單。先說領土問題吧,歷史上留下的那些爭端,到現(xiàn)在都沒完全解決。
比如中印邊境,1962年打了一仗后,雙方劃了個實際控制線,可這線兩邊還是三天兩頭鬧摩擦。印度這幾年在邊境修路、建橋、屯兵,擺明了不甘心就這么耗著。再比如南海,中國跟越南、菲律賓這些國家在島礁歸屬上掰扯不清,海上對峙都成常態(tài)了。
除了領土,文化和政治上的差異也讓關系更復雜。跟日本的關系就不用多說了,歷史問題到現(xiàn)在還是個疙瘩,互相看著都不順眼。中亞那幾個國家,有些宗教信仰跟中國差得遠,交流起來總有點隔閡。更別提中國這幾年經(jīng)濟、軍事實力蹭蹭往上漲,鄰國看在眼里,嘴上不說,心里難免犯嘀咕。
這種不安情緒一發(fā)酵,安全問題就更突出。鄰國怕中國稱霸地區(qū),中國又怕被圍堵,大家互相猜忌,關系自然好不了。這就是為什么專家說,中國周邊環(huán)境不光復雜,還真挺惡劣的。
說到周邊國家,最近幾年有些確實不安分,各種小動作不斷,擺明了沖著中國來的。
日本跟中國那是老對手了,歷史恩怨不說,釣魚島這事兒就夠嗆。日本政府這幾年在島附近折騰得挺歡,時不時派個軍艦、飛機去轉悠,擺出一副“這是我家地盤”的架勢。
2022年,日本自衛(wèi)隊還在東海搞了好幾次演習,明顯是想給中國點顏色看看。外交上,日本也沒閑著,拉著美國搞什么“自由航行”,還跟澳大利亞、印度湊一塊兒開會,擺明了想組團壓中國一頭。
印度這幾年跟中國在邊境上杠得挺兇。2020年加勒萬河谷那場沖突,雙方都折了不少人,之后印度就更來勁了,在邊境修工事、加部隊,2023年初還曝光了新一批武器部署計劃。
印度不光自己上,還在國際上找?guī)褪郑绹紒硌廴ィ尤搿八姆桨踩珜υ挕保≦UAD),擺出一副要跟中國硬碰硬的姿態(tài)。專家說,印度這是既想在邊境占便宜,又想借著大國博弈撈點好處。
越南在南海問題上跟中國對著干也不是一天兩天了。這幾年,越南跟美國走得越來越近,2023年還簽了個軍事合作協(xié)議,美國軍艦都能停到越南港口了。海上,越南也沒閑著,派船在南海巡邏,2022年還跟菲律賓一塊兒搞了個聯(lián)合演習,擺明了想抱團對抗中國。越南這心思很明顯,自己單挑不敢,但借著美國撐腰,就敢跳出來叫板。
菲律賓在南海問題上也挺能折騰。2016年那場南海仲裁案,菲律賓單方面搞出來的,雖然中國壓根不認,但這事兒把雙邊關系搞得一團糟。后來杜特爾特上臺,態(tài)度軟了點,可這兩年新政府上臺后,又開始蹦跶了。2023年初,菲律賓跟美國開了好幾個軍事基地給美軍用,擺明了靠著美國撐腰,想在南海撈點油水。
這些國家的小動作,說白了就是看中國發(fā)展太快,心里不平衡,想趁著中國還沒完全站穩(wěn)腳跟,趕緊找機會摻和一把。
除了鄰國,遠處的那些大國也閑不住,眼紅中國的發(fā)展,各種手段都使出來了。
美國這幾年把中國當頭號對手那是明擺著的。亞太地區(qū),美國的軍艦、飛機沒少來,2022年“印太戰(zhàn)略”一出,更是把遏制中國寫得明明白白。日本、韓國、菲律賓這些地方,美國的軍事基地一個接一個,2023年還在澳大利亞加派了部隊,擺明了圍著中國畫圈。
經(jīng)濟上,美國也沒閑著,貿(mào)易戰(zhàn)打了好幾年,科技上卡脖子,高科技產(chǎn)品不賣給中國,逼著中國自己搞研發(fā)。美國這心思很清楚,就是不想讓中國超過它。
歐盟跟中國關系有點兩面性,經(jīng)貿(mào)上合作挺多,但政治上老唱反調(diào)。人權問題上,歐盟隔三差五就拿出來說事,2021年還因為新疆問題制裁了中國幾個官員。
貿(mào)易上,歐盟對中國商品設了不少門檻,2023年初還搞了個“碳邊境稅”,說是環(huán)保,其實就是想限制中國出口。歐盟這態(tài)度,說好聽點是想平衡關系,說難聽點就是既想占中國便宜,又不想讓中國太舒服。
這些域外大國一插手,中國的周邊環(huán)境就更亂了。鄰國本來就有點想法,再加上美國、歐盟煽風點火,局勢想不緊張都難。
面對這堆麻煩,中國總不能坐著挨打吧,得有點招兒才行。
外交說白了就是多溝通、多磨合。中國得跟鄰國多聊聊,把誤會解開,把利益擺清楚。比如跟印度,能不能坐下來談談邊境的事,找個大家都接受的方案?跟越南、菲律賓在南海問題上,能不能多搞點聯(lián)合開發(fā),別老想著對峙?2023年,中國跟東盟開了好幾次會,談得還算有點進展,這路子得繼續(xù)走下去。
光靠嘴說可不行,拳頭硬了別人才能聽你的。中國這幾年軍事實力漲得快,2022年第三艘航母下水,海軍實力那是杠杠的。以后還得接著投入,武器裝備得升級,軍隊訓練得加強。不是說要打誰,而是得讓那些蠢蠢欲動的家伙知道,中國不是好惹的。
錢有時候比槍還管用。中國可以多幫幫鄰國搞經(jīng)濟,比如“一帶一路”這項目,2023年還在中亞、東南亞推了好幾個大工程。鄰國日子好過了,自然就不那么愛折騰了。跟越南、菲律賓要是能多搞點貿(mào)易、投資,關系說不定還能緩和點。
中國不能光顧著周邊,還得在國際上多找盟友。跟俄羅斯、非洲國家這些關系不錯的,得接著處好。聯(lián)合國里,中國也得多發(fā)聲,2023年提的“全球發(fā)展倡議”就挺受歡迎,這路子得堅持。讓大家覺得中國不是威脅,是機會,慢慢就能扭轉風向。
中國周邊這環(huán)境,確實挺惡劣的,鄰國不省心,大國瞎摻和,搞得中國想安穩(wěn)發(fā)展都費勁。但這也是崛起路上躲不掉的坎兒。中國得拿出智慧和魄力來,既要穩(wěn)住陣腳,也得主動出擊。跟鄰國多溝通、多合作,把硬實力和軟實力都提上去,再加上國際上的朋友圈,慢慢就能把這亂局理順了。畢竟,中國這塊招牌,不是誰想砸就能砸得了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