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這個國家在國際上一直是個“刺頭”,核武器、導彈試射沒少搞,弄得全世界都盯著它看。不過有意思的是,金正恩有一次公開說,朝鮮的敵人不是美國,也不是韓國,更不是日本,而是“戰爭本身”。
要搞明白朝鮮為啥這么怕戰爭,得先翻翻它的歷史賬本。朝鮮半島這地方,自古以來就是個“夾心餅干”,大國博弈的戰場。明朝時候,1592年日本豐臣秀吉入侵朝鮮,差點把國家滅了,國王李昖跑到鴨綠江邊求救,最后靠明朝援兵才保住江山。
到了清朝末年,甲午戰爭后,朝鮮又被日本殖民了35年,整整一代人都活在壓迫下。二戰結束,好不容易獨立了,結果沒幾年,1950年朝鮮戰爭又打起來了。這場仗把朝鮮半島炸得稀爛,死了幾百萬人,基礎設施全毀,至今南北雙方都沒簽和平條約,技術上還是“交戰狀態”。
對朝鮮來說,戰爭不是抽象概念,而是刻在骨子里的痛。尤其是朝鮮戰爭,北邊被美軍轟炸得幾乎沒剩啥,金日成那代人親眼見過國家被打回“石器時代”的慘狀。金正恩雖然是80后,但他從小聽的都是這些歷史故事,戰爭的破壞力對他來說不是開玩笑的。所以他說“敵人是戰爭本身”,其實是種歷史教訓的延續——再打一仗,朝鮮可能真就撐不住了。
再說說經濟。朝鮮這幾十年被國際制裁搞得夠嗆,工業基礎薄弱,糧食產量老不夠,貿易也基本停擺。平壤看著還行,高樓大廈挺唬人,但農村和偏遠地區日子不好過。
2020年新冠疫情一來,朝鮮直接把邊境封了,連跟中國的小規模貿易都斷了,經濟更是雪上加霜。官方數據不好找,但從聯合國報告看,朝鮮有超過40%的人口營養不良,糧食缺口每年都得靠進口或者援助補。
這種情況下,戰爭對朝鮮來說就是災難。現代戰爭燒錢燒得厲害,朝鮮連日常開支都緊巴巴,哪有余糧去打仗?就算有核武器撐腰,真打起來,常規部隊跟美韓差距太大,經濟崩盤是分分鐘的事。
金正恩2016年在勞動黨大會上喊過要改善民生,搞農業、輕工業,可要是打仗,這些計劃全得泡湯。所以他把戰爭當敵人,真不是啥高大上的口號,而是實打實的生存問題。
說到核武器,很多人覺得朝鮮這是好戰的表現,其實不然。朝鮮搞核武器和導彈,從一開始就不是為了主動開戰,而是為了自保。2017年試射“火星-15”洲際彈道導彈后,金正恩自己說了,這玩意兒是“盾牌”,不是進攻的“矛”。什么意思呢?就是告訴美國、韓國這些國家:你敢動我,我就敢跟你魚死網破。
朝鮮心里清楚,跟美韓正面硬剛,常規軍事力量根本不是對手。美國有全球最強的軍隊,韓國也有現代化裝備,外加駐韓美軍撐腰。朝鮮的軍隊人數雖然多,但裝備老舊,后勤也跟不上。核武器成了它的“底牌”,不求打贏,只求讓對方投鼠忌器,不敢輕舉妄動。這邏輯有點像冷戰時期的小國策略——我弱,但我有瘋勁,你最好別惹我。
朝鮮的地緣位置也決定了它對戰爭的恐懼。北邊是中國和俄羅斯,南邊是韓國,東邊是日本,西邊隔著黃海還有美國的影響力。這種“四面楚歌”的環境,換誰都得小心翼翼。朝鮮不像中國,有14億人口和巨大市場,能扛住制裁;
也不像韓國,靠著美國扶持迅速工業化。朝鮮的經濟和政治模式太特殊,既想跟外界合作,又怕被滲透,弄得外交政策總是半開半閉。
金正恩上臺后,試著用外交破局。2018年平昌冬奧會,朝鮮派團跟韓國一塊入場,還揮統一旗,挺有和平味。同年4月,他跟文在寅簽了《板門店宣言》,說要推動半島無核化和和平。6月又跑去新加坡跟特朗普見面,簽了個聯合聲明,談“持久和平”。
雖然這些努力后來沒啥大成果,但至少說明他不想打仗,想通過談判爭取空間。可惜,2019年河內峰會談崩后,朝鮮又開始試射導彈,擺出強硬姿態。這就是典型的“胡蘿卜加大棒”策略——既要和平,也得防著被人坑。
不過,朝鮮的政策看著挺矛盾。一邊喊和平,一邊搞導彈試射;一邊想談判,一邊又放狠話。比如2020年,朝鮮還炸了韓朝聯絡辦公室,搞得局勢挺緊張。這種“兩手抓”的策略,其實是不得已。核威懾是生存底線,不能丟;和平牌是爭取喘息機會,不能不打。金正恩得在強硬和靈活之間找平衡,既不能讓外界覺得他軟了,也不能真把局勢搞到失控。
這幾年,朝鮮的外交也在變。跟美國談崩后,它開始靠攏俄羅斯和中國。2022年俄烏沖突爆發,朝鮮站隊俄羅斯,2025年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訪朝時,金正恩還表態“無條件支持”俄羅斯。跟中國的關系也一直沒斷,畢竟中國是它最大的貿易伙伴。這種“抱團取暖”的做法,多少能緩解制裁壓力,但也讓它跟西方的關系更僵。
對外喊“戰爭是敵人”,對內還得穩住老百姓。朝鮮的經濟問題不是一天兩天了,制裁、疫情、洪水,哪樣都夠嗆。
2021年,金正恩在黨代會上公開承認經濟計劃失敗,這在朝鮮領導人里挺罕見。他還跑去受災區視察,查糧食儲備,抓重建,擺出一副“跟人民共患難”的架勢。2023年平壤建了新住宅區,他親自剪彩,宣傳上挺熱鬧,可糧食短缺還是老大難,農村尤其苦。
2024年,朝鮮又喊著要搞海軍現代化,想造能帶核彈頭的艦艇,但技術上差得遠,進展慢得像蝸牛。這些動作看著挺唬人,其實更多是給國內看——告訴老百姓,國家還在發展,政權很穩,別慌。
金正恩這人吧,外界老猜他健康有問題,但從公開露面看,他還挺活躍。閱兵式、工廠視察,忙得不亦樂乎。他妹妹金與正這幾年也冒頭了,2024年還代表他出面跟外國官員談事兒,家族統治的味道更濃了。
他的策略核心還是一個字:穩。核武器保底,外交找機會,國內抓民生。但這路不好走。國際制裁沒松動的跡象,經濟靠自力更生撐不了多久,周邊大國又各有算盤。朝鮮要想不被戰爭拖垮,金正恩得繼續玩這場“平衡游戲”,既不能真打,也不能真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