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誰在說便宜手機殼香,那是捧在手里的致癌物!”
7月11日,央視財經的一則報道,打醒了無數愛換手機殼星人,原來這小小的塑料殼,竟然隱藏著致命的風險。
當你看著那些9.9包郵的漂亮手機殼時,只想著死手快下單,到貨之后發現一摸就掉色,邊緣有毛刺的時候,還在安慰自己,這么便宜就原諒它吧。
殊不知,這些都是劣質手機殼的通病,倘若光是質量問題就罷了,要是一打開就是濃烈刺鼻的塑料味,那可要小心了。
因為這就意味著,里面的有毒有害物質嚴重超標,氣味難聞還是輕的,更可怕的是,這些年銷百萬的小東西,還有致癌風險!
本文信源來自權威報道【濟南日報報業集團官方賬號】【央視財經】(詳細信源附在文章末尾)。為提升文章可讀性,細節可能存在潤色,請理智閱讀,僅供參考!
鉛含量嚴重超標,年銷百萬害全國
“不能天天換手機,還不能換個手機殼嗎?”
不知從何時起,網絡上吹起了這么一股風,年輕人為了哄自己上班,換手機殼比換衣服都勤。
花上不到十塊錢,就能給每天使用的愛機,換上一套新皮膚,心情好了日子才有盼頭。
一旦出現這種想法,那就掉入了消費陷阱,各大電商平臺的手機殼商家,臉都要笑爛了。
大家買得越勤,他們的銷量自然就日益增高,有點異味,粗制濫造怕什么,售價標上9.9元,自有大儒為我辯經。
可是好看的玫瑰會帶刺,便宜的手機殼那可是含毒的,浙江省監管部門就曾做過一個針對各種有毒物質的專項檢測,結果讓人不寒而栗。
他們選取了20款市面上售價十幾塊到將近一百塊的手機殼,發現部分便宜手機殼的鉛含量,居然超出國家標準上限30倍!
要知道,鉛含量超標對人體的危害可不小,傷害細胞、破壞骨骼,嚴重了還會導致腎衰竭。
相信在現如今的社會中,不使用手機,或者不更換手機殼的人,恐怕很難找到了,也就是說,幾乎每一個人,都有中招的風險。
難怪有關部門要做這種檢測,這小小的手機殼,與大家的生活真是太緊密了,而手機殼對消費者的坑害之處,遠不止于此。
央視財經在報道中,點明了這些便宜手機殼的制作原料,看了這些劣質塑料,大家才知道,什么叫貪小便宜吃大虧!
廢塑料加科技狠活,九塊九買來致癌
當年輕人頻繁換手機殼,形成一種潮流時,網購平臺上的手機殼商家,也很快遍地開花。
這些商家迅速下場,毫無疑問是為了賺錢,至于工藝和品質,通通都被拋諸腦后了。
他們加入手機殼制造大軍的時候,根本不舍得扎什么本,款式可以使用現成的模具,設計就直接照搬大牌。
最關鍵的是,正規的塑料比較貴,一噸價格在萬元以上,他們就退而求其次,購買廢塑料,這正是暗含毒素的一大原因。
廢棄塑料的回收價,有些地方一斤才0.35元,所以說,誰精也沒有商家精,便宜的商品背后,必定是更便宜的成本。
據業內人士透露,這些商家會以次充好,在正規原料中摻雜點廢塑料,成本最少能降三分之二!
聽到這里,你還在為自己在網上挖到便宜好看的手機殼,而沾沾自喜嗎?
但千萬別忘了,這些“隱形毒王”,不光是造價低,科技狠活才是最致命的!
那些被摻雜進正規原料中的,可不只有礦泉水瓶這樣的廢塑料,各種電子垃圾,甚至醫療廢料,都有可能被混進去。
試想一下,那些用過的針管和輸液管,里面都不知道裝過什么藥物,經過二次加工之后,送到你的手中,每天都要接觸,想想都汗毛直立。
而這些商家在加工的過程中,還會進行違規操作,往里面加入一些廉價助劑。
比方說很多色彩鮮艷的手機殼會使用染色劑,它就是導致重金屬超標的元兇,那些超標的鉛含量也正是因此而產生,長此以往就會慢性中毒。
還有一種塑化劑,它的危害就更加防不勝防,不管是皮膚直接接觸,還是正常的呼吸,都有可能入侵人體。
而它所造成的惡劣影響,也是多方面的,孩子長時間使用,會導致性早熟,生殖系統也可能會受影響。
包括還會增加患病的風險,皮膚過敏都是輕的,嚴重了引發哮喘,那是又難受又遭罪。
除此之外,這些手機殼中還含有一種多環芳烴,它具有強烈的致癌性!
由于這些有毒物質肉眼不可見,同時又可能24小時陪伴在大家身邊,手機殼這個移動的病毒,真是讓人防不勝防。
但只要是正常使用手機,大多數人都會配備手機殼,那么如何挑選無毒的手機殼,就成了一個棘手的問題。
不過別擔心,央視財經也給了大家科普小貼士,下次再買手機殼,就可以用上了!
如何挑選是重點
可能之前大家買手機殼,多半都是從外表出發,哪個好看買哪個,便宜點就更好了,反正用不了兩天可能就膩了,要換新的。
也正是因此,那些“隱形毒王”才會趁虛而入,應該更看重材質,首選的就是食品級的液態硅膠,那才是健康無公害。
至于那些長得花里胡哨,又是閃片又是毛絨的,千萬不要買了,制作材料復雜多樣,根本不知道用啥做出來的。
另一個材質就是TPU,環保無毒,并且要看準執行標準GB4806.7,這些一般會寫在商品詳情頁上,或者詢問電商客服。
還有一個注意點就是找準3C認證,自從某充電寶品牌起火之后,相信大家都知道了這個認證的重要性了吧。
這些可能有安全隱患的產品,都要看清有無這個標志,且要足夠清晰,才不會踩雷。
當然了,平時購買手機殼也不用太緊張,開封之后稍微有點塑料味,也不一定就是有毒,可以放到窗臺通風半天,味道散了也沒有什么影響。
最好的處理方法是,正式使用之前先沖洗一遍,再通風晾干,這是非常穩妥的做法。
如果你能做到以上這些,那就剩下最后一個要注意的了,就是不要長時間使用同一個手機殼。
因為哪怕是外表無毒的手機殼,長時間使用后會變黃甚至磨損,一旦表面破損之后,很可能也會導致某些有毒物質被釋放。
所以說,記得定期給你的手機換“皮膚”,太勤沒必要,時間太長就要注意了哦。
結語
相信在看到央視報道之前,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身邊居然存在著這么一個“毒物”,不過也不用太過擔心。
報道傳播之后,大家都會在購買手機殼時注意避雷,同時也會引起有關部門的注意,相信以后的監管力度一定會越來越大。
不知道大家平時都會選購什么價位的手機殼呢,你被9.9包郵或者更便宜的手機殼,吸引過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本文內容信息源自:【濟南日報報業集團官方賬號】【央視財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