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在網上隨機購買了20款價格9.9元左右的手機殼產品進行檢測,發現其中部分低價手機殼的鉛含量超出國家標準上限30倍。
這些手機殼通常會散發出濃烈的塑料味,且可能含有甲醛、苯系物等有害物質,長期接觸可能對健康造成嚴重影響。
在一些電商平臺上,銷量靠前的“9.9元包郵”的手機殼評論里,有不少消費者吐槽“新殼拆封后立即散發濃烈的塑料味”。
在各大社交媒體上,不少消費者也吐槽,在網上購買這類塑料手機殼,一拆開,就有一股刺鼻味。
據了解,市面上很多廉價手機殼都均是小作坊使用回收醫療廢料(針管、輸液管)、電子垃圾(含鉛電路板)或工業廢塑料注塑成型,對人們的身體構成重大健康風險。
手機殼作為我們每天都在使用的配件,選購時請多花1分鐘驗證材質和認證:
看材質:
優先選購液態硅膠或TPU手機殼,這兩種材質通常無毒無異味,不會釋放出如塑化劑、多環芳烴、重金屬等有毒有害物質,即使在手機發熱時也不會散發刺鼻氣味。
液態硅膠和TPU都具有柔軟的質地,手感舒適,捏起來軟但有韌性,且具有一定的耐磨性,不易被刮花。
如果手機殼有刺鼻異味,或手感過于黏膩、掉色,且邊緣毛刺過多、按鍵卡頓,可能屬于劣質手機殼,不建議購買。
認標準:
優先選擇標有3C認證、執行國標《手機殼套通用技術要求》的產品。正規手機殼通常會在包裝上注明材質,如食品級硅膠等。
國家標準GB 4806.7-2023要求用于食品的塑料主要應當滿足遷移率的要求,即塑料制品向食物遷移的化學物質不能超標,以確保安全性。消費者可留意商品包裝上的該執行標準,優先選購。
編輯:cc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