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SAIF · 畢業季
他,是一位從安徽農村走出的 “小鎮做題家”。他在職場中奔波4年,歷經考研五戰,卻始終堅守初心。在高金豐富多元的校園生活里,他夯實專業基礎、參與多元實踐,完成從“低調獨行者”到“團隊合作者”的身份轉變。面對多條各具吸引力的職業路徑,他最終選擇成為一名選調生。關于這個職業選擇,他說,“如今,我不再糾結光環的多寡,而是更在乎,自己的努力是否能對他人有用。”
本期“Ta@SAIF”畢業季特別企劃,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2025屆MBA項目畢業生段紫陽與你分享他的畢業故事。
段紫陽
· 高金MBA項目25屆FT畢業生
· 2024上海交通大學三好學生
· 上海市虹口區選調生
· 2025上海市優秀畢業生
“考研五戰成碩、職場四年奔波,他為什么還要去當選調生?”
這是段紫陽的真實人生。不是一帆風順的“人生贏家”,卻在十余年的反復選擇與自我修正中,走出一條極具現實意義的成長路徑。他的故事不關于天賦,而關于抗挫、勤勉與理想的守望。
如今,他是高金25屆MBA畢業生,上海市選調生,也是一位始終以“服務人民”為初心的青年。
01
田間少年:
小鎮做題家的“走出去”信念
段紫陽出生在安徽的一個普通農村家庭,從小生活在田地與家務之間。
圖:段紫陽的家鄉
他毫不避諱地戲稱自己是個典型的“小鎮做題家”,和無數在鄉村應試體系里默默奮戰的少年一樣,他憑著一股拼勁以優異成績考入上海財經大學,完成了從田間到都市的第一次躍遷。
那不僅是地理上的遠行,更是一個少年逐漸覺醒、自我點燃的開始。
02
大學迷途:
從“被推著走”到“自己找方向”
初入上財,他選擇了統計學專業。大二那年,他陷入低谷,那是一段對學習失去動力的時期,他甚至懷疑:讀書的意義是什么?高績點又能帶來什么?
周圍同學已在實習、科研上各自起跑,他卻還在“該學什么、為什么學”中困惑。小鎮做題家的困境正在于此——拼命讀出來后,反而失去了方向,不知道下一步該往哪走。
圖:段紫陽大學期間做presentation
直到大三,他終于被身邊那些清醒而篤定的同學“驚醒”。那一刻,他知道自己必須開始認真地為未來找答案。于是他開始投遞實習、嘗試職場,也第一次認真思考:“我想成為什么樣的人?”這也是他將目標投向研究生考試的起點。
03
考研五戰:
在堅持中沉淀,在失敗中醒悟
五次考研、四次落榜——段紫陽用“笨辦法”走出了一條執著之路。
期間,他在普華永道做咨詢顧問,一邊工作一邊堅持備考,那一年,他負責企業的財務與數字化轉型項目,早上六點起床、通勤路上背單詞、深夜回家再學到凌晨。身邊沒有太多鼓勵,更多是沉默和自我勸解。
“除了第一次和最后一次,其他幾次都是在‘隨緣’中咬牙堅持。工作就是我調整的方式。”最終,2023年,他如愿考入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
“拿到offer那一刻,我只是釋然——這一次終于不用再走回頭路。”
圖:錄取通知書與高金的第一次“合照”
04
高金兩年:
從補課到補心,重新成長一次
進入高金,對段紫陽而言不僅是一場專業能力的重建,更是一段認知方式與生活狀態的重塑。
在課堂上,他以 3.88 的績點完成系統性金融課程學習,同時取得了 CMA(美國注冊管理會計師)和高級信息系統項目管理師等證書,為未來的職業發展夯實了理論基礎。
圖:CMA注冊管理會計師證書
讓他記憶最深刻的是闞睿老師的《金融市場》與李楠老師的《資產組合管理》課程——一門讓他第一次完整理解金融體系中各類機構的角色與市場運行機制,另一門則鼓勵學生在解決問題中探索多種建模路徑,從不設“標準答案”,而是激發開放式思考。正是這些課程,真正為他打開了“思維的窗戶”。
圖:AI校園行助教
圖:科技金融項目組內研討
課堂之外,他也沒有停下腳步。在 科技金融實驗班和實業智投算法挑戰賽中,他嘗試將金融建模、數據分析與行業研究結合,探索理論如何在復雜實踐中落地生根。在這些比賽中,他不斷調試參數、校準模型,不為成績,只為突破自我認知的邊界。
圖:科技金融班項目結項證書
圖:實業智投
而在高金的多元社交環境中,他完成了從“低調獨行者”到“團隊合作者”的身份轉變。在操場上,他是跑團隊伍中的一員,跟著隊伍一路沖刺,不服輸地突破身體極限;在體總杯籃球挑戰賽中,連續兩年代表學院出戰,并挺進學校八強;而在“一個雞蛋暴走”的50公里公益挑戰中,他攙扶足底筋膜炎的隊友一路堅持到終點。這些鮮活的片段構成了他在高金最珍貴的“人情記憶”。
圖:參觀一大會址
圖:一個雞蛋的暴走(上排左一)
圖:無償獻血
圖:體總杯籃球挑戰賽(右一)
圖:學院活動志愿者
圖:MBA龍舟賽
他說:“在高金,我遇到了一群來自各行各業卻都在認真生活的人。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告訴我,人生不止一種解法,成長也從來不是單線。”
兩年高金之旅,是段紫陽從補知識、補經驗,到真正補全自我認知的一段旅程。他不再執念于單一的標準答案,而是在不斷探索中,建立起屬于自己的思維結構與生活態度。
05
職業抉擇:
不選光鮮名片,選擇價值所在
研究生畢業前夕,段紫陽面前鋪展開了幾條各具吸引力的職業路徑:南方基金的數據分析崗、某大型國企的管培生項目、交易所的入職機會……從體制到市場,從政策到資本,他都曾認真衡量、嘗試接觸。
每一條路,似乎都“更好”——起薪高、發展快、平臺優。但走到分岔路口,他卻越來越清晰地意識到:這次選擇,不該只是“去哪里更體面”,而是“做什么更篤定”。
那段時間,他反復問自己:“我真正想解決的問題是什么?”從農村走出來、在城市摸爬滾打多年,他漸漸理解,自己想參與的,不是個人職業的快速躍升,而是能讓社會變得稍微好一點的那類事情。也響應了交大的口號“選擇了交大,就選擇了責任”。
最終,他選擇成為上海市虹口區的一名選調生,主動走向基層。在他看來,這份工作讓“公共價值”不再是書本中的宏大詞匯,而是腳下真實可觸的改變。他不再糾結光環的多寡,而是更在乎,自己的努力是否能對他人有用。
這一次,他沒有選擇最“顯眼”的那條路,而是選擇了最能回答內心“為什么出發”的那條路。
圖:2024 上海交通大學“三好學生”
圖:外灘高金畢業亮燈(下排右三)
不憑天賦,只靠多走幾步
段紫陽的故事,沒有戲劇化的逆襲,也沒有一夜成名的光環。他靠的是“能多堅持一遍”的笨辦法,用失敗砌出樓梯,用認知填補短板,最終找到自己的答案。
如果你也出身平凡,曾在迷茫與焦慮中掙扎;如果你也在尋找“不重復、能回答”的人生路徑——你會懂,段紫陽走的路,不是捷徑,而是自我選擇、自我塑造的真正長路。
內容來源|上海高級金融學院MBA
高金項目火熱招生中…
歡迎點擊小程序了解更多信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