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呀,我是鄧姐姐。
2025年6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的數據出來了。
6月房價延續5月下跌趨勢,跌幅略有擴大。
從6月房價具體數據來看。
新房方面,一線城市環比下跌0.3%。
跌幅比上個月擴大0.1%。
其中,上海上漲0.4%,北京、廣州和深圳分別下跌0.3%、0.5%和0.6%。
二、三線城市,分別下跌0.2%和0.3%。
二手房方面,一線環比下跌0.7%,和上月相同。
其中,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分別下跌1.0%、0.7%、0.7%和0.5%。
二、三線城市均下跌0.6%,跌幅比上月擴大0.1%。
環比都在下跌,意味著房價仍未止跌。
我回看了下今年房價走勢。
房價在去年底各地“因城施策”迎來猛烈刺激,換來暫時企穩后。
5月開始又滑入下跌趨勢。
如果再不出刺激政策,下半年相關數據可能不會轉好。
昨天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統計局副局長也提到:
“現在房地產銷售面積和銷售金額都在下降,房地產筑底需要一個過程。”
“在筑底和轉型階段相關指標有所起伏波動是正常的,這也需要我們下更大力度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
從語義來看,或許接下來會有更多樓市刺激政策。
目前的市場,價格很難一下立竿見影就穩住。
所以政策也不會一下子用盡,傾向于邊出邊緩,邊看效果。
市場里還流傳著一個說法。
如果一套房從200萬跌到100萬,有的房貸可能會成為壞賬。
但要是能在150萬時促成交易,買賣雙方各自承擔50萬跌幅。
這樣既分攤了個人損失部分,又避免了壞賬發生的概率。
有房的小伙伴,可以留言聊聊自己的房子是漲是跌?
或者手里有多套住宅的,是賣掉了還是仍持有?
我還關注到另外一組房子數據。
前段時間,有的城市二手房新增掛牌量激增。
包括但不僅限于,成都、濟南、蘇州、東莞等城市。
(圖源貝殼找房)
網上也有人問,怎么突然這么多人賣房?
一時間眾說紛紜,說啥原因的都有。
有人說,難道是一部分人提前嗅到了風聲?
也有的說,難道是房產稅要來了?
為了得到答案,我特地詢問了貝殼房產中介。
答復:孩子考完試了,用不到學區房了,很多就賣房置換。
我又搜了搜各地的小升初考試時間,基本都對上了。
考完報名入學審核后的時間,就是二手房掛牌量激增的日期。
一般需要學區房時期,都是為了小學、初中所在小區能去的學校。
高中都是看分數考上去,就用不著了。
不過對于學區房,一直存在不同觀點。
有的人認為,有條件可以買,每個學區、學校的學風不同。
但如果得砸鍋賣鐵買,就沒太大必要了。
也有的人認為,學區房溢價太高,生源也在逐漸減少。
等孩子上完學以后這個房子的價格會下降得很厲害,有點高位接盤的感覺。
挺巧的,今天看到個學區房的新聞。
一位上海媽媽為了讓孩子順利入讀心儀初中,在2023年傾全家所有,
花費480萬買入一套對口二手學區房。
不論是看房、簽約,還是辦理過戶手續時,
中介也再三和房主確認,學位名額不受影響。
然而今年孩子即將面臨升學,才發現這套房的入學名額被占用。
按當初說法,前房主孩子暑假后就上高中,實際今年才升初三。
對方卻輕描淡寫丟出一句,“你記錯了”。
這得多氣人啊
吃虧就虧在,當初書面合同沒有對教育升學名額事項進行約定。
找中介機構調取當年雙方切合同的視頻錄像,他們也說找不到了。
一下陷入被動。
完全有理說不清的狀況。
只能搜集證據,協商解決或者走法律途徑。
借此也提醒下大家,最好買賣合同里約定好戶口遷出時間和違約責任。
如果涉及學區房,還需要及時確認學位占用情況。
凡事都不要只聽口頭,一定寫進合同才有保障。
PS.
今天有只轉債上市。
中一簽,最高賺400大洋。
祝賀中簽的小伙伴,吃到大肉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