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燃油車遇上智能化浪潮,傳統認知正在被改寫——5月13日上市的第四代博越L(參數丨圖片),以9.29萬元起售價,用一套能打新能源車的智能座艙,重新定義了燃油車的科技邊界。
坐進車內,首先映入眼簾的是15.4英寸2.5K中控屏,這塊屏幕的流暢度超出預期。秘密在于其內置的7nm制程龍鷹一號芯片,提供8TOPS算力和16GB運行內存,系統響應速度較上代提升30%。無論是四音區(qū)語音交互時‘主駕導航去公司’‘后排調低溫度’的多指令識別,還是FlymeLink手機互聯后跨屏拖拽導航的絲滑操作,都讓人很難聯想到這是一臺燃油車的車機系統。
更驚喜的是智能座艙的場景化設計。比如用戶臨時想在車內休息,只需說一句‘開啟小憩模式’,座椅會自動調整到半躺角度,空調溫度降至24℃,氛圍燈切換為暖黃色,16揚聲器的7.1.2全景聲場還會播放白噪音——這套包含頭枕音響的1000W音響系統,不僅能在聽歌時帶來環(huán)繞聲效,導航提示音還會精準從主駕頭枕位置傳出,既清晰又不打擾其他乘客。
高配車型的25.6英寸ARHUD抬頭顯示同樣實用。它將導航路線、車速、預警信息投射在7.5米外的虛擬視距,相當于把130英寸的巨幕‘貼’在前擋風玻璃上,開車時幾乎不用低頭看屏幕。實測在高速變道時,盲區(qū)監(jiān)測提示會以紅色圖標直接出現在視野邊緣,反應速度比傳統儀表盤快0.3秒。
這些配置放在新能源車上或許不算稀奇,但出現在起售價9.29萬的燃油SUV上,確實打破了‘燃油車智能化落后’的固有印象。尤其在新能源滲透率突破50%的當下,第四代博越L用CMA架構的扎實底子,加上GEEA 3.0電子電氣架構的支持(可實現1000項功能FOTA升級),讓燃油車也能擁有持續(xù)進化的智能體驗。
從家庭用戶的實際需求看,這套智能座艙不僅解決了‘車機卡頓’‘交互繁瑣’等痛點,更通過場景化功能讓科技回歸實用。9.29萬起的價格,疊加3年不限流流量、價值至高10000元的升艙禮等權益,第四代博越L的智能座艙,或許會成為燃油車與新能源車競爭中的關鍵破局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