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軍‘鎧甲’防空車現在能帶四倍彈藥了!”俄羅斯國家技術集團7月16日證實,專為打擊無人機設計的ТКБ-1055“釘子”導彈已開始列裝部隊。這種導彈小到能在一個發射筒塞進4枚,讓原本帶12枚導彈的“鎧甲-S1”系統,火力暴增至48枚。
俄烏戰場上,烏軍FPV無人機屢次摧毀俄軍“鎧甲”系統。原因很直接:傳統防空導彈打小型無人機就像“大炮打蚊子”,成本高、效率低。一套“鎧甲”原有12枚導彈,對付無人機群時往往幾輪齊射就彈藥耗盡。新“釘子”導彈正是為此而生——它體積只有原導彈1/4,專打500-7000米內的無人機、巡飛彈等“低慢小”目標。
別看“釘子”導彈直徑僅十幾厘米,性能卻不含糊:2.41馬赫極速(820米/秒)、15-5000米射高,配備高爆破片戰斗部。彈體采用“鴨式布局”帶X形尾翼,靠無線電指令制導,近炸引信能在目標附近自動引爆。更關鍵的是,它與原有57E6導彈能混裝——車組可自由搭配,用“釘子”清無人機,省下大導彈對付飛機。
“釘子”的發射單元僅重115公斤,比傳統導彈輕70%以上。原先裝1枚導彈的空間,現在能疊4枚“釘子”。實戰中,俄軍可依據任務選擇三種配置:全裝48枚“釘子”、混裝12枚大導彈+24枚“釘子”,或保留原12枚大導彈。這直接解決了防空系統最頭疼的“飽和攻擊”難題——過去攔截6個目標就耗光彈藥,現在能應對24個以上目標。
俄軍對“釘子”寄予厚望,因為教訓太慘痛:3年來,至少37套“鎧甲”系統被烏軍無人機炸毀。新導彈雖提升火力,但短板仍在——現有雷達對微型無人機探測距離不足。俄軍正同步升級“鎧甲”的傳感器,否則“釘子”再快也打不準。
當無人機群撞上48枚導彈的火網,你覺得戰場天平會傾斜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