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姚瑞鵬 海報設計 蘇佳馨
炎炎七月,成都某寫字樓內掌聲雷動,二十多名準大學生圍坐一圈,輪流站上臨時布置的“小舞臺”,有人聲音發顫卻堅持完成演講,有人邏輯清晰地反駁對方觀點——這是一家青少年心智表達培訓機構的日常場景。該機構的老師張峰穿梭其間,聲音略帶沙啞:“暑假課程排滿了,從早到晚連軸轉,現在報名只能排到8月中旬插班。”
這個暑假,像這樣為“軟實力”付費的年輕人不在少數。傳統駕校之外,口才、情商、溝通力培訓正成為準大學生們的新寵。相關數據顯示,近三年全國新增“口才培訓”“溝通技巧培訓”相關企業注冊量年均增長率超過45%,2024年上半年同比激增60%以上。張峰透露,他的機構課程費用從8000元到19萬元不等,暑期班依然爆滿。
正在舞臺演講的同學
從標準化答題到個性化表達斷層
準大學生為“開口”付費
以往的暑假,準大學生們都扎堆往駕校擠,但現在寫字樓里面,訓練口才的同學們正戰戰兢兢攻克著“舞臺恐懼癥”,為大一新生見面會做準備。“以前覺得考上大學就穩了,現在明白,不會說話可能輸在起跑線上。”剛結束高考的李明陽道出了許多同齡人的心聲。他報名的“當眾講話與演說影響力”課程學費近萬元,他的目標明確:克服從小到大的“講臺恐懼癥”。張峰所在的機構相關課程最高標價到19萬元,包括了機構所有課程和兩年復訓權、個人定制課程等,張峰稱已有多人報名。
在張峰的課堂里,李明陽經歷了從“面紅耳赤”到“從容陳述”的蛻變。一次針對“大學生是否該做兼職”的即興辯論中,他首次主動站起,盡管開頭磕絆,卻在結構化思維訓練后條理漸明,贏得掌聲。課程中設計的“電梯演講”“模擬面試”等實戰環節,直擊新生融入大學社交與社團競爭的核心焦慮。
“Z世代在社交媒體上活躍,現實中反而容易‘失語’。”張峰指出,高考后的學生普遍面臨從標準化答題到個性化表達的斷層,“我們做的,是幫他們重建表達的安全感與邏輯支架。”
這種“表達剛需”背后,是年輕一代對自我呈現的空前重視,從課程列表中“聲臨其境”的聲音塑造課,到“邏輯思維”的條理訓練,再到“優勢高情商”的自我認知模塊,學生們試圖系統性地武裝自己的表達武器庫——他們深知,大學里的小組討論、社團競選甚至課堂展示,都是未來社會的預演。“希望在自信和掌聲中開啟我的大學生活。”李明陽稱自己如今信心滿滿。
相關課程介紹
Z世代對“關系領導力”的渴求
從“獨善其身”到“影響他人”
“以前家長只關心分數,現在孩子自己會問:‘老師,怎么讓團隊的人愿意跟我合作?’”資深情商培訓師林薇觀察到這一屆學生的明顯變化。她主講的“高績效科學管理”與“和諧人際關系”課程中,近半學員是即將步入大學的00后。
準備就讀商科的陳思穎是典型代表。她報名了學費高達3.8萬元的“說服力溝通與制勝談判”集訓營:“我想大二競選學生會主席,更想畢業前創業。”課程中的“利益博弈沙盤”讓她第一次體驗到談判并非零和游戲,雙贏思維徹底顛覆了她的認知。當她在模擬談判中成功說服“合作方”讓利15%而不破裂關系時,她意識到情商是比專業知識更稀缺的杠桿。
這種對“關系領導力”的渴求,映射出Z世代對成功定義的嬗變。張峰分析:“他們不再滿足于獨善其身,更想成為能調動資源、凝聚團隊的節點型人才。”
課程表上的“心理力幸福心理素質課程”與“家庭教育覺知父母”等內容,更揭示了這代人對內在成長的深度探索。許多學生主動選擇“與原生家庭和解”的模塊,希望擺脫代際創傷對人際模式的桎梏。一位學員在課后分享:“學會接納父母的不完美,我才真正有了管理情緒的基礎。”
相關價格表
當表達力成為硬通貨
“流量時代下精準表達就是生產力”
除了對自我的突破,在張峰看來,隨著網紅名人的不斷爆紅,新生代們已經看到了流量背后的紅利,并有意識地進行訓練。培訓機構的課程表上,“流量戰爭:新媒體表達實戰”赫然在列——這門教授短視頻口播與直播技巧的課程,已成為最受歡迎的模塊之一。張峰觀察到:“很多學生開課第一天就舉著手機問:‘老師,這個角度拍顯得更專業嗎?’”
即將進入傳媒學院的王若菲是典型學員,她斥資近2萬元報名,目標明確:成為校園網紅并實現知識付費。“課程教我們設計‘黃金6秒開頭’,用視覺動態增強信息觸達率。”在“鏡頭感特訓”中,她對著提詞器反復調整語速與表情,直到能自然流暢地推薦一本社科著作。結業作品在抖音獲贊過萬,讓她提前驗證了“表達的經濟價值”。
正在上課的同學
這種將表達力直接轉化為影響力的訴求,使傳統口才培訓向“價值型銷售”“視覺營銷”等實戰領域延伸。張峰說:“學生不再只為‘敢說話’,更為‘說值錢的話’。”
當表達力成為個人品牌的基石,準大學生們對它的投入便帶有了戰略投資的色彩。從管理情緒的“心理資本儲蓄”,到塑造形象的“聲音感染力訓練”,再到變現能力的“個人IP市值建設”,這條培訓鏈最終指向一個現實命題:在注意力經濟的競爭中,精準表達就是生產力。
盛夏的成都夜幕降臨,張峰的教室依然燈火通明,一位學員在課后圍著老師追問談判話術,筆記本上的筆記承載著一個命題——這些動輒萬元的課程反映出Z世代對自我迭代的急迫渴望。
當李明陽在家庭聚會上主動主持話題,當陳思穎的校園創業計劃書因出色的路演獲得種子投資,當王若菲的讀書賬號開始接廣告——當這些瞬間發生,將印證軟實力投資的回報。教育學者周瑾對此評價:“當大學還未完全補上情商教育這一課時,市場嗅覺已催生新產業,這是教育轉型的鏡鑒。”
年輕人用真金白銀投票,證明一張大學錄取通知書只是起點,真正的人生競賽,或許始于踏入校門時能否自信地開口說第一句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