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公派訪美演出,著名京劇演員齊淑芳帶領團隊三十余人赴美表演。
本是梅蘭芳大師稱贊的京劇翹楚,擁有光明大好的前途。
竟在演出結束后,帶領隊員三十余人齊齊做了選擇留美“宣揚文化,永不回國!”的決定,
甚至放話:“在美國刷盤子都比國內(nèi)掙得多”。
而今年過花甲的齊淑芳選擇回國定居上海,充滿了爭議,這又是怎么回事呢?
齊淑芳出生在一個京劇世家,祖父、父親、母親都是京劇大師,就連大嫂張美娟都是“中國第一女武旦”。
在家人的耳濡目染下,小小的齊淑芳甚至會同家人一起咿咿呀呀的哼唱,家里人就覺得這個女娃娃十分有天賦,于是從小開始培養(yǎng)。
等到齊淑芳長大一些后,就由大嫂張美娟專門教授,她也是很努力很聰慧以極快的方式掌握了唱戲的技巧。
后來齊淑芳16歲時,為毛澤東毛主席表演了《三戰(zhàn)張月娥》,臺上這個女孩功底扎實,獲得了贊賞;
然后又去了民族文化宮演出,周總理親自觀看,認為臺上這個又蹦又跳的女孩充滿活力,很有前途;
就連京劇大師梅蘭芳都上臺緊握她的手,連連稱贊。這樣一個京劇界冉冉上升的新星著實令人不想關注都難!
直到1963年,齊淑芳經(jīng)周總理和鄧小平審批后跟隨上海京劇院去西歐演出,演出的《火鳳凰》、《三戰(zhàn)張月娥》等武戲,受到了無數(shù)好評,甚至后來的站票都需要高價求購。
經(jīng)此,她經(jīng)常出國演出,她的戲劇也越來越受歡迎。
而真正做到家喻戶曉的是出演現(xiàn)代京劇《智取威虎山》,她在里面飾演的“小常寶”機智而勇敢,讓全國觀眾都記住了她。
此刻,她的事業(yè)蒸蒸日上,而她的愛情也悄然來臨.....
那會的齊淑芳在上海京劇院唱戲,而那的常任指揮叫龔國泰。
龔國泰特別欣賞齊淑芳,不但戲唱得好,就連排練的時候齊淑芳也極其認真,甚至一個動作都會反復練習幾百遍。
于是,主動請纓為齊淑芳唱腔配音,兩個人越來越有默契,有時還私下討論交流心得。
漸漸地,兩顆心越走越近,也是順理成章的在一起了。
不久后,兩個人扯證結婚,沒有婚禮,沒有酒席就這樣平平淡淡。
其實,龔國泰也是挺愛齊淑芳的,結婚好幾年都沒要孩子,不是不想要,而是因為怕耽誤齊淑芳的事業(yè)。
那會在劇團排練時,一聲干嘔,讓齊淑芳變了臉色,當即選擇去了醫(yī)院,果然懷了孕,但是她不想因為這個孩子而耽誤了劇團排練,直接選擇打掉了.....
可就是這樣愛著妻子的丈夫,竟然毫無預兆的被拋棄,龔國泰幾度崩潰,這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來還是那場《智取威虎山》的赴美演出,本來就是例行公演,可誰知演出結束后,她竟然與團里的三十余團員做了一個震驚全國的決定:宣傳文化,永不回國!
這件事一出,上海京劇院傻眼了,掏空了整個團里的精英不回來了;
龔國泰傻了,妻子直接留美國不回來了;
全國人民傻了,京劇團的精英一下都留美國不回來了?
龔國泰想不通,明明日子過的好好的,這樣恩愛,竟然連句解釋都沒有就走了,而這一走就是永別,龔國泰幾度崩潰.......
話說當時公派赴美表演,齊淑芳和團員選擇滯美不歸,直接被許多人罵“叛國”、“吃里扒外”,而面對洶涌的輿論,她并未作出任何解釋,只淡淡的說了一句“宣傳文化而已”。
國內(nèi)一片罵聲和痛心,那國外的月亮是不是真的比中國圓呢?
雖然之前演出的時候,十分火爆,甚至站票都搶不到,可真正的留下了又是另外一番光景了。
他們語言不通,交流起來十分困難,又沒有國家的經(jīng)濟支持,日子逐漸困窘,他們甚至跑到美國街頭賣藝。
但大多數(shù)美國人都是普通民眾,完全聽不懂,也存在著文化隔閡,一場賣藝基本是沒有人看或者打賞。
漸漸地,當初留下來的這些京劇演員都為了生計解散了,跑到小餐館刷盤子,刷廁所,干臟活累活了。
就連齊淑芳也不得不跑出去刷盤子賺錢,然而還是不愿意離開美國,甚至放話:“在美國刷盤子都比中國賺得多”。
然后齊淑芳又與團里的編導丁梅魁再婚了,也算是“同甘苦、共患難”了。
后來她遇到了一生的“貴人”,華裔鋼琴家殷承宗,他看都是中國人就熱心腸的出資幫助他們重新組建劇團,甚至還拿下了“綠卡”。
于是,在“貴人”殷承宗的幫助下,她叫回了老團員,創(chuàng)辦了“齊淑芳京劇團”,并獲得了政府免稅。
然后,應邀參加了林肯中心戶外藝術節(jié),不過演出還是反響平平。
這時,齊淑芳覺得可能是有文化隔閡,才沒有之前那么受歡迎,于是,她將西方文化也融入到京劇里,高難度的踢槍甚至還使用了芭蕾舞的動作。
甚至偶爾會采用全英文的方式唱京劇,受到了很多人的質(zhì)疑,不過美國觀眾確實越來越多,也被觀看京劇這種新奇的體驗所吸引了。
直到92年,再次出席林肯戶外藝術節(jié),驗出來《白蛇傳》、《三叉口》的曲目受到了廣大群眾的歡迎,三千多人雨里撐傘觀看,也是取得了出國后的第一次成功。
后來,又開始了長期的在美國百老匯的交響樂空間演出《三叉口》等武打戲,將京劇的知名度又一次的提高了。
然后這十多年,齊淑芳京劇團就開始在美國的中心城市或者鄉(xiāng)村演出,一個月的時間就演出了10個城市13場的戰(zhàn)績,每天至少一場,可想而知多么受歡迎,而齊淑芳也獲得了美國傳統(tǒng)藝術最高成就獎。
而當齊淑芳60多歲選擇回國定居于上海后,并未高調(diào)宣布自己回歸,也沒有提起往事,而是以藝術家的身份回歸并教導京劇圈的小輩,為中國京劇獻出自己的一份力。
如今,已82歲高齡的齊淑芳,依舊熱愛自己的事業(yè),每天還像年輕時的她早起練習身段、耍槍,可以看到照片中的齊淑芳精神矍鑠,像五六十歲一樣。
如今的“小常寶”闊別多年回到祖國,將自己的一身本領傾囊相授給京劇后輩,而大洋彼岸,她的徒弟也在為京劇事業(yè)貢獻自己的一份力。
究竟是對是錯就留給世人評判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