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我們這代人,是不會再讀歷史的一代。
“歷史多枯燥啊!”“過去那么久的事,感覺跟自己沒關系”。
不過,不讀也不能全怪我們,有時實在是因為,有的史書讀起來太昏昏欲睡了。
《顯微鏡下的大明》劇照
——傳統的中國通史敘事,都是以政治史為脈絡,寫一些帝王、將相的故事,記錄哪里起了戰事,哪里又平定了……你想看當時百姓的生活細節?對不起,這需求有些超綱。
盡管從梁啟超開始,中國通史寫作有了變化,但大體上依然是一根主線(政治與事件) 、若干支流(社會經濟、對外關系、思想文化) ,所以我們仍然對讀進去史書的人,保持著一分敬意。
不過現在,有一套不太一樣的史書,微博和友圈看到好多人不約而同地在讀。
這套神仙書究竟是什么來頭,為什么好像大家都知道它?
稍一查閱,發現它是世界十幾所名校,指定的中國歷史課教科書或參考書。康奈爾大學、芝加哥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萊頓大學、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華盛頓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城市大學……
甚至哈佛大學教授包弼德、史樂民,劍橋大學教授麥大維,牛津大學教授戴彼得,華盛頓大學教授伊沛霞等都對其贊許有加,“每個教中國歷史的人,書架上都要有一套《哈佛中國史》。”
翻譯成中文的數年間,王子今、羅新、鄧小南、李伯重等19位秦漢史、南北朝史、唐史、宋史、元明史、清史知名學者,已經先行試讀了。 著名史學家葛兆光更為其撰寫了萬字推薦長序。
在序言中,葛兆光非常真誠地稱贊道:“卜正民 (哈佛中國史主編) 仿佛講故事一樣對元明兩代歷史的敘述,會讓我們想一想,中國通史著作,非得寫得一本正經、教條而枯燥嗎?”
開通/續費三聯中讀知識年卡
我們免費送你價值408元的
哈佛大學出版社鎮社之作:《哈佛中國史》
(秦漢、南北朝、唐、宋、元明、大清共6部)
一套人人都能讀進去
大不一樣的中國史
這套史書之所以能在社交平臺上悄然流行起來,與它不尋常的內容有很大關系。
卜正明從氣候變化角度分析元明兩朝的政治運勢
《哈佛中國史》突破了傳統中國史學的敘事,融入了當下國際史學界的很多新角度和研究成果,比如 環境氣候、性別醫療、社會生活、物質文化、宗教信仰等, 來講述中國的歷史。
正如主編卜正民所說:“你在這套書中不僅見證朝代興衰,還能更多地了解某個時代的經濟、社會、文化,以及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而不是只看到皇帝和大將軍們的傳奇故事。”
卜正民
比如讀秦漢卷你會發現,原來“單身稅”、“鼓勵二胎”并不是新政策:
早在西漢時期,為了鼓勵結婚,就曾對年齡在15到30歲之間的未婚女性,征收5倍于常人的人頭稅;東漢為了增加人口,還出臺了生育的婦女免稅3年,丈夫也免稅一年的政策……
而讀了元明卷你會知道:元明兩代,人們在小冰河時期曾受盡低溫之苦:
崇禎三年,上海縣曾被一場3.5米厚的暴風雪掩埋;景泰四年,長江下游凍死1800人,長三角降雪深達一米,太湖沿岸港口結冰,大批禽畜凍死……低溫一直持續到明王朝結束。
也會感受到古人應對突發的疫病時,比我們更加被動和無奈的心情:
萬歷八年,山西省爆發了疫病(史學家認為,宿主是攜帶病毒的鼠蚤)。此后,明朝政府立即停止了馬市交易,但一切已經太晚了。萬歷十四年,疫情已經波及北京。十六年間,山西、北直隸、河南三個省份的人口,減少了一半(1280萬人)。
讀此書總有新發現?
與史料的選用分不開
十多年前,卜正民 (著名國際漢學家、曾參與撰寫《劍橋中國史》) 在接受哈佛大學出版社的邀請,與另外三位知名漢學家開始寫作時,就下定決心:
“要寫一套大眾愛看、更關注普通人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全新中國通史。”
他們花了近10年時間,終于完成了700萬字的《哈佛中國史》六卷叢書。
而這700萬字,之所以每卷讀來都有驚喜,后來被認為是“多卷本中國史的黃金標準”,和卜正民等人的學術訓練不同、對史料的選擇不同分不開。
比如卜正民寫《元明》卷,不僅用了一般通史很少用的《天中記》,來作為整個明史敘述的骨架,而且在討論明代各階層人等的經濟狀況時,還用了 嚴嵩籍沒時的財產簿、《吳氏分家簿》《余廷樞等立分單鬮書》《孫時立鬮書》《休寧程虛宇立分書》 以及耶穌會士被沒收的物品記錄等佐證。
討論南海以及貿易往來時,他同時用了新發現 (《塞爾登地圖》) 和舊史料 (《順風相送》《東西洋考》) ;討論當時文人的藝術品位,藝術商品及市場問題時,則再次將一般通史不太使用的 《長物志》、《格古要論》、《味水軒日記》 等邊緣史料,作為重要史料來闡釋。
這套書中還用到了哪些不為人知的冷門史料?等待你自己閱讀、發現吧。
裝幀驚艷
宜贈宜藏宜傳家
當然,對于許多“顏控”讀者來說,拿到書后的第一個感嘆,肯定是“裝幀絕了”!
《哈佛中國史》的裝幀設計,主要以酷黑與金色為主,沉穩大氣,兼容并包。
[ 套 盒 ]
套盒工藝:300克牛皮紙,四色印刷,包裹內函,可自然展開為一整張紙,設計獨特。
[ 六卷本叢書 ]
書籍工藝:精裝,燙金,潘通墨,內殼燙白,內文選用80克太陽純質紙,質感十足。
[ 每卷的封面 ]
六部書的封面,選用了最能代表每個朝代分野的圖像或是畫作,來展現當時的精神氣象。
比如秦漢卷用的是兵馬俑,唐卷選用了敦煌壁畫,元明卷則選用了一張龍的照片,極其有趣。
元明卷封面畫作
讀者收到套書后的評價
都說“讀點史書,更填底氣”,這套能夠“增強家底”的不一樣的中國史, 你動心了嗎?
我們決定自掏錢包,每人補貼408元,讓大家都感受下它的不同! (筆者近來在細讀《宋的轉型》,每次讀都能獲得新體驗)
開通/續費三聯中讀知識年卡
我們免費送你價值408元的
哈佛大學出版社鎮社之作:《哈佛中國史》
(秦漢、南北朝、唐、宋、元明、大清共6部)
同時,為了讓大家更方便地閱讀本套書,隨書附送一本64頁的19位國內專家評論集別冊。
加入三聯中讀·知識會員,你將獲得什么?
01
100+歷史專題課
升維你的認知
《我們為什么愛唐朝》
唐宋,是中國文化的鼎盛時期。《我們為什么愛唐朝》,從10個側面來帶領我們認識這個黃金時代的內在特質:帝王政治 | 女性 | 對日交流 | 西域交流 | 唐詩 | 音樂 | 佛教 | 書畫 | 長安城……最強文史陣容首度聯袂出山,榮新江、于賡哲、韓昇、西川、辛德勇、張大春……一同與你穿越回盛唐。
《宋朝美學十講》
《宋朝美學十講》,由董卿領讀,帶我們共同感受宋朝的詩意生活。如果你想認識一個真實的宋朝,了解宋朝士大夫的人格偉大在哪里,品鑒宋人的喝茶、書法、繪畫、雅集風尚,不妨隨同鄧小南、揚之水、余輝等大師,以古鑒今,在宋朝美學中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指南。
《三國“新”解》
三國,可以說是中華民族的“超級大IP”,無論是《三國志》還是《三國演義》,都對這個英雄主義的時代進行了豐富的演繹。《三國“新”解》從正史的記載角度切入,通過三國的文物、文獻,去詮釋、佐證、追尋,我們能從不同的角度重新認識這個風云激蕩的年代。
更有《葛劍雄·不一樣的中國史》《楊早·簡說中國史》《魏晉名士的生活美學》《長城里的中國》《中國古代女子圖鑒》……100+歷史專題課等你探索!
02
200+名家大師
與你一同前行
許倬云、韓昇、李零、樊錦詩、葉嘉瑩、巫鴻、鄧小南、張大春、戴錦華、辛德勇、揚之水、余輝、西川、李伯重、榮新江、陳嘉映……
他們都和中讀在一起,等待為你開啟一扇新知的門。
03
100+經典有聲史書
開啟認識新視窗
這里有沉淀千年的經典:《史記》《資治通鑒》《東京夢華錄》……
這里有學者的多面歷史研究:《萬古江河》《易中天中華史》《歷史的沸點》《熊逸說中國思想史》……
這里有經典人物傳記:《曾國藩》《張居正》《蔡元培》……
這里還有現代人豐富的歷史演繹:《慶歷四年秋》《二月河·帝王三部曲》《唐史并不如煙》……
04
80+考據史料
多重維度認知真正歷史
歷史,從來不是一門單一的學問。神話、建筑、地理、文學……都可以成為史料,作為進入其中的路徑。
例如考古學,是考究古代歷史的學科,也是世界性的知識體系。人類共同經歷過的燦爛文明,不僅僅躺在文獻、書本、屏幕之中,也藏在世界各地的歷史現場之中。
精品課《了不起的世界文明》
例如神話傳說。中國遠古的神話傳說,同樣蘊含著史實的影子。考古發現和文獻記載,便是王國維先生所謂的二重證據法。傳說中有史實的底蘊,史實中也有傳說的影子。
《中國創世神話》
再例如中國古建筑。中國傳統建筑很大的一個特點在于,它就像中國的語言體系一樣,是一個整體性的社會制度,甚至可以作為度量單位存在。看中國古建筑,就是看凝固的歷史。
《這就是中國古建筑》
當然,知識年卡所包含的內容不止這些。如果你對人文領域有廣泛興趣,想進一步了解文學經典 | 藝術美育 | 音樂電影 | 社科哲思 | 親子教育……這一定是你錯過會后悔的“最值”內容!
以上總價值超過65376的
三聯中讀年會員權益+6卷大部頭中國通史
現在平均每天只需1元
即可定制一整年的求知計劃、閱盡中國兩千年滄桑
《哈佛中國史》大概是中讀呼聲最高的那波贈書了。每次推送后,都會收到讀者的強烈反響——這樣一套宜贈宜藏宜傳家的“寶書”,以及內容豐富、老師陣容強大的知識年卡,性價比著實高!
這次的一批套裝,數量有限。想獲得這套書、和三聯中讀(超幫你省錢的)一年知識會員收聽資格的朋友,這次不要再錯過了!
《哈佛中國史》目錄
向上滑動閱覽圖書目錄
01 《早期中華帝國:秦與漢》
推薦序/葛兆光
中文版總序/卜正民
導言
第一章帝國版圖
第二章一個備戰中的國家
第三章矛盾重重的帝國
第四章帝國的城市
第五章農村社會
第六章外部世界
第七章宗族
第八章宗教
第九章文學
第十章法律
結語
致謝
統治者年表
注釋
參考文獻
索引
02 《分裂的帝國:南北朝》
推薦序/葛兆光
中文版總序/卜正民
導言
第1章南北中國的地理
第2章世紀大族的興起
第3章軍事王朝
第4章城市
第5章鄉村生活
第6章外部世界
第7章重新定義的親屬關系
第8章佛教與道教
第9章書寫
結語
致謝
統治者年表
注釋
參考文獻
索引
03《世界性的帝國:唐朝》
推薦序/葛兆光
中文版總序/卜正民
導言
第1章帝國的地理環境
第2章從開國到內亂
第3章藩鎮與專使
第4章城市生活
第5章鄉村社會
第6章外部世界
第7章宗族關系
第8章宗教
第9章寫作
結語
致謝
日期和年代
注釋
參考文獻
索引
04《儒家統治的時代:宋的轉型》
推薦序/葛兆光
中文版總序/卜正民
導言
第1章混亂的時代
第2章模范的統治者
第3章從改革到衰落
第4章南宋
第5章儒釋道三教
第6章教育與科舉考試
第7章人生禮儀
第8章探索內在和外在世界
第9章京城的轉變
第10章生產領域的變化
第11章貨幣與賦稅
第12章公共領域中的私人生活
結語
致謝
統治者年表
宋代度量單位
注釋
參考文獻
索引
05《掙扎的帝國:元與明》
推薦序/葛兆光
中文版總序/卜正民
導言
第1章龍見
第2章幅員
第3章元明“九淵”
第4章可汗與皇帝
第5章經濟與生態
第6章家族
第7章信仰
第8章物華
第9章南海
第10章崩潰
結語
致謝
極端氣溫和降雨量的時期(1260—1644年)
元明“九淵”
元明帝王世系年表
注釋
參考文獻
索引
06《最后的中華帝國:大清》
推薦序/葛兆光
中文版總序/卜正民
導言
第1章征服
第2章治理
第3章盛清
第4章社會
第5章商業
第6章危機
第7章叛亂
第8章中興
第9章帝國主義
第10章革命
結語
致謝
注釋
參考文獻
索引
作者:小瑞
編輯:晨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