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報道,當地時間7月12日,特朗普在社交平臺發布信函,宣布8月1日起對歐盟、墨西哥進口商品征收30%關稅。這一舉動猶如巨石投入平靜湖面,在國際經濟與政治領域激起千層浪。
特朗普給出的理由,一是歐盟關稅和非關稅貿易壁壘導致美國對歐巨額貿易逆差,二是墨西哥在阻止芬太尼、非法移民進入美國方面做得不夠。但真實原因恐怕沒這么簡單。從美國國內看,近期美國股市創歷史新高、經濟保持韌性,關稅還為政府帶來超1000億美元收入(截至6月的聯邦財政年度) ,這讓特朗普有底氣重拾強硬關稅政策。從國際貿易格局看,特朗普一直秉持貿易保護主義與重商主義,心心念念降低美國貿易逆差。此前對25個貿易伙伴發函,設定20% - 50%不等新稅率,如今對歐盟和墨西哥出手,是他貿易策略的延續,試圖通過高壓手段,逼迫貿易伙伴在關稅、市場準入等問題上對美讓步。
馮德萊恩(資料圖)
歐盟方面,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迅速回應,稱美國此舉將擾亂跨大西洋供應鏈,損害雙方企業和消費者利益,歐盟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維護自身利益,必要時對等反制。法國總統馬克龍呼吁歐盟展示堅定捍衛自身利益決心,若8月1日前未達成協議,應準備反制措施。歐洲議會國際貿易委員會主席朗格更是怒罵特朗普“厚顏無恥、令人憤慨”,呼吁歐盟立即采取第一階段反制措施,即對原產于美國價值210億歐元產品加征關稅。
不過,歐盟內部并非鐵板一塊。德國出于保護汽車等產業考慮,傾向于盡快與美國達成協議;法國等成員國則態度強硬,認為不應屈服于美國壓力。這種內部意見分歧,無疑增加了歐盟與美國談判的復雜性,也給特朗普分而治之提供了可乘之機。
墨西哥同樣對美國加征關稅表示不滿,墨西哥總統辛鮑姆稱這是“不公平待遇”,強調墨西哥主權不容談判,但同時表示相信能在8月1日前與美國達成協議。墨西哥外交部和經濟部聯合聲明,已開始與美國談判,以保護邊境企業和就業。墨西哥還成立“常設雙邊工作組”,專門解決與美國在安全、移民和經濟方面問題。墨西哥深知自身經濟對美國市場依賴程度高,若關稅落地,其出口產業將遭受沉重打擊,所以在表達不滿同時,也積極尋求與美國協商解決之道。
歐盟(資料圖)
在歐美貿易摩擦升溫之際,中歐之間卻出現了新的合作契機。一方面,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制造業國家,擁有完整的產業鏈和強大的生產能力;歐盟則在高端制造業、科技研發等領域優勢明顯,雙方經濟互補性強。中國和歐盟互為第二大貿易伙伴,平均每分鐘貿易往來近150萬美元。另一方面,歐盟在稀土等關鍵原材料供應上面臨挑戰。近幾個月,中國對稀土出口管制措施落地,歐洲多家汽車供應商因稀土磁體短缺不得不暫停生產線。歐盟駐華大使托萊多喊話中國,請求解決對歐稀土磁鐵出口問題。這其實為中歐在資源領域合作提供了對話空間,如果雙方能妥善溝通,達成合理的合作方案,既能滿足歐盟產業需求,也有助于中國稀土資源的合理開發與利用。
此外,中國在新能源、5G、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發展迅速,歐盟也在積極布局這些領域,雙方在技術交流、標準制定、市場開拓等方面有廣闊合作前景。比如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中國擁有龐大的市場和領先的電池技術,歐盟則在汽車制造工藝和設計上經驗豐富,雙方企業若加強合作,將進一步推動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
美國會大廈(資料圖)
從政治層面看,中歐都是推動多極化的重要力量,在國際事務中有諸多共同利益。面對美國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中歐加強合作,有助于維護多邊貿易體制,提升雙方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話語權。
不過,中歐合作也面臨一些挑戰。部分歐洲政客受美國影響,在人權、涉疆涉藏等問題上對中國無端指責,試圖抹黑中國形象,干擾中歐正常合作。此外,中歐在知識產權保護、市場準入規則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分歧,需要通過對話協商加以解決。但總體而言,在特朗普對歐盟揮舞關稅大棒背景下,中歐雙方應抓住機遇,以務實態度推進各領域合作,實現互利共贏,為全球經濟穩定與發展注入正能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