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海省自然資源廳
青海省自然資源廳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順民意、解民憂、惠民生、優民居,進一步筑牢地質災害安全防線,科學規劃避險搬遷安置點,落實西寧、海東兩市2024-2026年實施避險搬遷任務,從加強組織領導、細致前期工作、壓實工作責任、制定引領規范、強化基層督導五個方面入手,傾力推進地質災害搬遷工作,確保在規定時限內完成一期避險搬遷任務,持續提升百姓幸福指數和安全指數。
強化規范引領,完善方案編制指導。根據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全面啟動實施新一輪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工作,省自然資源廳起草《青海省地質災害避險搬遷項目實施方案(2024—2026年)》,經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后予以印發;同時,為進一步落實搬遷項目管理要求,省自然資源廳研究編印縣級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實施方案(代可研)參考大綱,為11個縣區提供編制指引,有力推動各縣區及時完成方案(代可研)編制工作,為搬遷項目順利開展奠定堅實基礎。
細致前期工作,精準圈定搬遷范圍。根據最新地質災害調查、排查成果,省自然資源廳組織廳屬技術支撐單位從西寧、海東兩市4274個地質災害隱患點中,排查出2037個風險高的隱患點,依據地質災害隱患點調查技術規范標準,劃定隱患點威脅區范圍,并以隱患點為單元制作了“圖表集”,詳細調查隱患點威脅范圍、應搬戶數及戶主姓名等基本信息,并將“圖表集”分發相關縣區,在隱患點所在村莊公示搬遷范圍。
建立專班機制,實施動態精準管理。組建工作專班,選派專業技術人員對第一期9個縣區進行“一對一”包聯,全程跟進掌握每戶安置方式、安置點選址、購房安置房源信息、房屋開工等詳細情況。建立“旬報”制度,對地質災害避險搬遷(2024 - 2026年)一期項目的安置方式、開工戶數、安置點個數及面積、用地手續辦理等重點要素進展情況進行梳理統計,做到一旬一報,實現對項目的動態精準管理。
壓實主體責任,凝聚項目推進合力。在省政府組織召開的全省地質災害防治專題會議中,對地質災害避險搬遷(2024 - 2026年)工作進行再安排、再部署,進一步明確縣區主體責任,強化責任落實,凝聚各方力量,全力推動地質災害避險搬遷項目加快實施。7月8日,省自然資源廳組織召開全省地質災害防治項目調度會,對地質災害避險搬遷(2024 - 2026年)第一期收尾及第二期接續推進工作強化部署。
深入基層督導,破解項目推進難題。省自然資源廳多次前往相關縣區,實地調研指導項目開工準備工作。聯合相關處室,對地質災害避險搬遷用地手續辦理和搬遷開工情況開展督幫檢查,全面深入了解工作中存在的堵點、難點問題,并及時協調解決。同時,印發加快推進地質災害避險搬遷項目用地事宜的提醒函,確保項目用地工作有序推進。截至7月初,一期10550戶開工10350戶,完工約5200戶(含購房安置)。(王麗華 張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