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原研藥經久不衰的臨床價值在何處?
今年,關于原研藥與仿制藥的話題引發廣泛討論,讓更多人開始好奇:原研藥因何成為臨床醫生、患者的信賴之選?
在人類與疾病的博弈場上,藥物始終是重要的武器,有效性與安全性是評估治療價值的關鍵指標。對于患者而言,一款安全有效的藥物意味著病情的緩解與生活質量的提升。原研藥作為藥物研發的初始成果,具有科學的研發設計、豐富的循證數據和多年的臨床應用的顯著特點,在眾多治療選擇中贏得了這份信賴。
原研藥物的“硬核底氣”
療效不猜疑,安全不僥幸
原研藥的總體療效更好、安全風險更低。原研藥的研發過程遵循嚴格的科學規范,需要經過成千上萬次的實驗, 在臨床上市前更需進行設計嚴格的Ⅲ期臨床研究,全面驗證其臨床療效及安全性。相比之下,根據我國法規規定,對口服制劑等仿制藥的申報,僅需要提供生物等效性數據即可。然而生物等效不等于臨床療效等效,不同的試驗過程、藥物的溶解度、治療窗口等都會影響最終的臨床療效[1]。
原研藥在上市后,還會通過自發報告、觀察性研究等多種途徑不斷收集真實世界中的用藥數據,以進一步觀察臨床療效和安全性,為患者用藥安全保駕護航。仿制藥雖與原研藥具有相同的活性成分、劑型、給藥途徑和治療作用,但藥物的輔料及純度仍會影響其療效與安全性,純度不夠或含有雜質的仿制藥,可能會降低療效,甚至引發不良反應[2]。正是因為原研藥的研發及后續安全性監測過程,醫生用藥前對藥物不良反應有清晰的認識,相比于仿制藥,能夠更有效識別和預防可能出現的安全性問題。
特殊人群的“定心丸”
原研藥在特殊人群中的使用具有更多循證依據。 原研藥在研發過程中,會納入更能代表真實世界的患者群體。針對老年人群,常伴隨多種基礎疾病、身體機能下降,原研藥往往更能反應藥物在這類人群中的代謝特點、療效情況以及不良反應風險。而仿制藥的生物等效性試驗僅需納入成年健康人群,針對性不足,無法充分評估其在特殊人群中的應用效果,增加了用藥的不確定性[2]。除此之外,即便對于孕婦與哺乳期婦女這一敏感群體,直接開展臨床試驗存在倫理限制,原研藥物也會通過動物生殖毒性研究等方式,觀察藥物對胚胎發育、母體健康及乳汁分泌的影響,盡可能收集相關數據,為醫生提供全面的風險與收益評估依據。
表1三期臨床試驗與生物等效性試驗的區別
長遠經濟的“潛力股”
基于原研藥的療效及安全性獲益,其更具有長遠的經濟效益。 盡管仿制藥在直接采購成本,即藥品單價上具有優勢,但如果僅比較日均費用可能低估了原研藥的整體價值[3]。原研藥憑借其嚴謹的研發體系、充分的循證證據累積和持續的安全性監測,往往能在疾病管理中實現更顯著的臨床獲益。而這種獲益,潛藏著不容忽視的間接經濟效益。原研藥相比仿制藥不良反應風險更低更明確,能減少患者因處理不可預見的不良反應而產生的額外醫療支出。同時,原研藥因其穩定的療效可降低因治療效果不佳導致的重復檢查、調整治療方案等醫療成本的無效疊加。可靠的治療效果能提升患者的用藥依從性,減少因自行停藥、換藥帶來的病情反復,讓患者更快恢復健康,重新投入工作與生活。
以眩暈經典用藥為例,看原研藥物品質
眩暈是臨床上一種常見癥狀,據統計以眩暈為主訴者在神經內科門診中約占5~10%,住院病例中約占6.7%,在耳鼻咽喉科門診約占7%[4]。眩暈多由前庭系統疾病引起,對患者軀體、情緒及活動功能等生活各個方面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其治療尤其要求起效迅速、療效確切。
倍他司汀是改善眩暈癥狀的常用藥物,最早于1968年批準注冊,用于治療前庭疾病的眩暈對癥治療。在其后35年一直在進行上市后的全球數據監測,通過持續收集真實世界用藥數據,不斷完善藥物的長期安全性與特殊人群的使用性[5]。甲磺酸倍他司汀作為倍他司汀最常見的鹽型之一,其原研藥物在國內上市已26年之久,其療效與安全性經過了長期臨床實踐驗證,在各類眩暈疾病中都積累了豐富的循證證據與真實世界應用經驗。
不難看出,安全可靠正是原研甲磺酸倍他司汀的“硬實力”。歷經26年一步一腳印的長期臨床驗證,從普通患者到特殊人群,豐富的循證證據是原研甲磺酸倍他司汀的安全基石。
小結
相比于仿制藥,原研藥通過更全面的循證證據,在長期療效和安全性控制等方面經過了充分的臨床驗證,為臨床治療提供了可靠的選擇。原研甲磺酸倍他司汀作為眩暈的經典用藥,不僅在多種疾病中展現出確切療效和良好的安全性,更是通過長期真實世界數據積累了深厚的循證證據,有力支撐了醫生與患者使用的信心。
參考文獻:
[1] 邢曉璇,王可,張曉彤,等. 他汀類藥物仿制藥與原研藥的療效和安全性比較的系統評價[J]. 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24,24(5):588-593.
[2] 梁穎,李焱. 專家深度訪談:與仿制藥相比,原研藥的優勢有哪些?——以阿卡波糖為例[J]. 藥品評價,2017,14(15):5-7.
[3] 李張斌,柳敏娜,李曉琳,等.集采背景下仿制藥與原研藥臨床應用的真實世界研究進展[J].藥物流行病學雜志,2025,34(06):690-701.
[4] 中國醫藥教育協會眩暈專業委員會,中國醫師協會急診醫師分會. 眩暈急診診斷與治療指南(2021年)[J]. 中華急診醫學雜志,2021,30(4):402-406.
[5] Jeck-Thole S, Wagner W. Betahistine: a retrospective synopsis of safety data. Drug Saf. 2006;29(11):1049-1059.
*"醫學界"力求所發表內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時另行核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