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沈杰群)由楊書華執導的國內首部大型3D紀錄電影《新三峽》正在人民院線全國熱映。影片通過5組平凡人物的故事,表達了對三峽工程、三峽人民和時代豐碑的謳歌與贊美。
自1994年起,楊書華導演便開始紀錄拍攝三峽庫區移民生活,先后制作了《大江東去》《大江作證》《三峽移民》《三峽船工》等紀錄片。
海報。片方供圖
2007年,楊書華擔綱導演、撰稿、制片人,創作了大型文獻紀錄電影《中國三峽》。他憑借該片獲得中國電影“華表獎”,以及紀錄電影行業年度“最佳導演獎”。該片被翻譯成7國文字,推薦到50多個國家播出。從2012年起,楊書華導演開始策劃他的三峽三部曲之《新三峽》,希望全景反映新三峽的“新、變、美”。
楊書華。片方供圖
為了拍攝三峽大壩成功截流這樣的歷史瞬間,楊書華和攝影師不顧個人安危,對長江主汛期的兩次洪峰過壩進行了全程拍攝,紀錄了珍貴的歷史影像。
為了真實記錄三峽外遷移民的生存狀態,楊書華帶領攝制組先后前往不同的省市走訪、跟蹤拍攝他們在新家的真實生活,作為土生土長的三峽人,楊書華和三峽移民交朋友、親如一家。
楊書華和攝制組一起披星戴月、風餐露宿,走遍了三峽的山山水水,拍攝到三峽動植物、水生物繁衍生息和地質防治、生態保護等方方面面的第一手資料。
拍攝現場。片方供圖
楊書華希望“跳出三峽看三峽”,在突出“新三峽、新變化”的同時,用科學考察和社會調查的形式和方法,理性、客觀地向世界展示一個真實的三峽、客觀的三峽、發展的三峽,在波瀾壯闊氣勢恢宏的節奏中,展示國家工程民族工程和大國重器的磅礴與豪邁。
回望自己30年三峽三部曲創作歷程,楊書華說:“我生在三峽,長在三峽,從1994年開始記錄三峽、見證三峽,走過了30載春秋冬夏,經歷了長江三峽翻天覆地、波瀾壯闊的改變。作為三峽人,我一直懷著對三峽這片山水的眷戀與熱愛,見證三峽、記錄三峽、宣傳三峽,把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華都奉獻給了三峽。”
楊書華和團隊希望用鏡頭和作品告訴觀眾:“三峽,不僅是中國的三峽;世界的三峽;更是人類與自然共有的三峽。”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