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謝美浴
編輯 | 付影
來源 | 獨角金融
總經理職位空缺三年后,華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泰人壽”)近日正式宣布,由牛增亮出任公司總經理,自2025年7月10日起生效。
此次人事調整并非孤例,華泰人壽現有12位高層管理人員中,已有三分之一完成調整。牛增亮卸下的總精算師、首席風險官職務,也有了新的人選。
作為華泰保險集團旗下重要的人身險子公司,華泰人壽近年來的發展軌跡與集團的股權變革密切相關。隨著外資巨頭“安達系”逐步增持并最終實現絕對控股,華泰保險集團已成為國內首家由中資轉為外資控股的保險集團。
值得一提的是,與華泰人壽高管調整同步,安達保險集團也在進行人事布局。2024年2月加入華泰人壽擔任臨時負責人的鄭少瑋,現已調任安達人壽區域總裁。
2024年,華泰人壽交出了“翻身仗”答卷,實現保險業務收入92.93億元,同比增長27.1%,凈利潤為9240.49萬元,成功扭虧。其中,21.91億元的收益收益同比暴增81.5%,成為扭虧關鍵。
在新管理層的帶領下,這家具有外資背景的壽險公司盈利能力能否持續改善?
1
精算師“一年兩級跳”晉升總經理
牛增亮出生于1969年,入職華泰人壽尚不到一年實現“兩級跳”。
據華泰人壽官網信息,牛增亮2024年10月正式加入華泰人壽,任臨時總精算師;2025年1月升任副總經理、總精算師、首席風險官;2025年7月起任總經理職務。
牛增亮于1994年投身保險行業,先后在平安人壽、美國通能精算顧問公司、英大泰和人壽等保險公司擔任重要管理崗位。2018年起,牛增亮先后在安達人壽香港區域總部及美國全球總部從事產品開發定價和精算評估等工作,并負責協同安達人壽與華泰人壽的精算事務。
圖源:罐頭圖庫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管理學院碩士生企業導師支培元認為:“牛增亮的精算背景使其擅長‘用數據管理風險’,有利于公司在產品定價、風險控制等方面保持穩健;此外,其曾在股東方‘安達系’任職,有助于推動公司國際化戰略,有利于加強股東戰略協同和資源整合。不過,從專業技術崗位轉向全面管理者,需要快速適應人力管理、市場營銷等非專業領域。”
華泰人壽方面表示,當前公司正處在新五年戰略落地的關鍵階段,未來牛增亮將著力推動公司的戰略轉型,包括深化科技賦能、豐富產品線,并加強資產負債聯動、風險管理能力及分銷能力,以推動公司的穩健成長。
牛增亮任職資格獲批之前,華泰人壽總經理一職已空缺三年。
2022年7月,劉占國因個人原因辭去華泰人壽總經理,華泰人壽常務副總經理李平坤任臨時負責人。當年9月,光大永明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林加入華泰人壽,接替李平坤出任臨時負責人一職。
圖源:罐頭圖庫
2024年2月,友邦人壽副總經理兼江蘇分公司總經理鄭少瑋加入華泰人壽,出任臨時負責人一職。而如今,牛增亮獲任華泰人壽總經理的同時,鄭少瑋已被任命為安達人壽區域總裁,并直接向安達人壽總裁匯報。
據了解,任職安達人壽區域總裁后,鄭少瑋將繼續為華泰人壽提供戰略指導支持,并致力于推動華泰人壽與安達集團之間的合作。
本次華泰人壽人事變動并非單一崗位調整,華泰人壽現有12位高層管理人員中,已有三分之一完成調整。
對比2024年初華泰人壽的高管名單,李林、謝飛、劉易、劉永謀已不在高管之列;2024年5月,來自友邦北京的王文旭加盟,任副總經理、首席營銷官;內部新提拔了畢業后即在華泰人壽任職的席岳擔任該公司總精算師。同時,華泰人壽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蘇梅兼任首席風險官一職;財務負責人韓悅補位副總經理。
圖源:罐頭圖庫
2
一年投資收益22億,
退保金連續三年攀升
華泰人壽成立于2005年,截至2024年總資產超過628億元,業務覆蓋全國21個省市的300余家分支機構及營業網點,累計服務客戶超過700萬人。
業績方面,2020年至2023年,華泰人壽保費收入從62.46億元穩步增長至73.12億元。2024年保費收入進一步增至92.93億元,同比增長27.1%。
從業務結構看,分紅險成為華泰人壽重要的收入來源。2024年,其分紅險業務收入達42.18億元,較2023年19.36億元增長超過一倍,成為推動營收增長的關鍵因素。
圖源:罐頭圖庫
華泰人壽的凈利潤指標則波動較大。
具體來看,2019年,華泰人壽凈利潤在達到5.06億元的歷史最高位后,便開始逐年下滑。2020年至2023年,其凈利潤分別為4.12億元、2.82億元、-2.25億元和-8.93億元。
不過,2024年華泰人壽凈利潤扭虧為盈,實現9240.49萬元盈利,扭虧的核心因素則在于投資收益的增長。年報顯示,2024年華泰人壽投資收益21.91億元,同比增長了81.5%。
圖源:華泰人壽年報
從支出項來看,華泰人壽2024年賠付支出、保單紅利均有所下滑,分別為14.08億元、1.83億元,分別同比下滑12.5%、31.46%。
退保金、手續費及傭金支出、業務及管理費出現不同程度上升,其中華泰人壽的退保金已連續三年增長,2022年至2024年分別為5.08億元、6.5億元、7.28億元。值得一提的是,僅華泰人壽財富金賬戶年金保險(萬能型)一款產品,保戶投資款2024年退保金額就有6.07億元。
支培元建議華泰人壽調整產品策略,減少對萬能險等退保率高產品的依賴,開發更具競爭力的保障型產品;加強保單全生命周期管理,改善客戶體驗,減少非必要退保,可利用“猶豫期”和“繳費寬限期”等政策窗口,為客戶提供更多緩沖選擇。
圖源:罐頭圖庫
進入2025年一季度,華泰人壽維持了正向利潤,但保險收入有所下滑,實現保險業務收入29.53億元,同比下降8.71%,凈利潤9313.57萬元。同期,其綜合投資收益率為-0.58%,2024年這一指標為12.73%。
風險管控方面,2025年一季度,華泰人壽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168.9%,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207.95%。償二代二期以來,華泰人壽風險綜合評級連續13個季度保持“A”類及以上水平。
3
“安達系”控制加強后的“基因改造”
作為華泰保險集團旗下重要的人身險子公司,股東實力雄厚是華泰人壽的優勢之一。
華泰保險集團是一家集財險、壽險、資產管理、基金管理于一身的綜合性金融保險集團,前身是1996年成立的華泰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截至2024年末,華泰保險集團總資產已突破千億大關,為1007.03億元。
2023年,安達北美洲保險控股公司、安達美國保險公司受讓了其他8家股東所持公司股權,受讓股權合計11.74億股,對應股權比例為29.2%。此次股權受讓后,“安達系”通過4家公司合計持有華泰保險股權比例增至76.54%;2024年,“安達系”持股比例進一步增至85.53%。
圖源:罐頭圖庫
公開資料顯示,安達集團是全球最大的上市財產及責任保險公司,也是美國最大的商業保險公司之一,長居財富全球500強企業榜單。安達集團在54個國家和地區經營業務,向客戶提供商業和個人財產責任保險、個人意外和補充健康保險、再保險以及人身保險和服務。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學院教授王國軍表示,若華泰保險集團想要借力外資實現破局,“需要學習‘安達系’在保險行業的國際經驗和實踐,包括風險管理、產品創新、客戶服務等方面,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同時完善華泰保險的公司治理結構,提高決策效率和透明度;培訓和引進國際化人才,提升華泰保險集團的團隊素質和管理水平,適應國際化發展的需要。”
“安達系”成功控股后,華泰保險集團及華泰人壽人事層面均在發生變化。
如2022年2月,創立了華泰保險并連續執掌26年的王梓木正式退休,由趙明浩接任董事長職務。趙明浩是與王梓木一起參與創辦華泰保險的“元老”之一,簡歷顯示,2011年集團公司成立后,趙明浩一直擔任集團副董事長、總經理兼首席運營官,以及華泰資管董事長,投資是其核心職責之一。
圖源:罐頭圖庫
而此次牛增亮獲批后,華泰人壽的董事長、總經理已均由擁有“安達系”背景的人才擔任。2024年8月,張蓓接棒李存強出任華泰人壽新一任董事長。
公開資料顯示,張蓓于1971年出生,1993年畢業于外交學院,1993年至2001年就職于外交部,自2002年起在華泰保險開始其保險職業生涯,歷任華泰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執行顧問助理、安達美國北美洲保險公司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安達集團中國事務高級副總裁兼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
2024年年報顯示,張蓓自2016年3月起任安達保險有限公司董事長。而今年2月5日,金融監管總局官網披露的信息顯示,安達保險有限公司已于2024年12月9日正式獲批解散。
業內人士認為,安達保險解散的主要原因是“同一家公司不能成為兩家保險公司的控制類股東”的相關規定。此前,2022年12月,華泰保險集團旗下華泰財產保險有限公司已獲批受讓安達保險有限公司整體保險業務及相應的資產、負債。
圖源:罐頭圖庫
華泰人壽方面表示,兩大股東安達保險集團與華泰保險集團對華泰人壽的戰略性投入將不斷加大,華泰人壽也成為依托股東支持成功轉型并獲得競爭優勢的典型代表。
除此之外,截至2025年一季度,華泰人壽的股東還包括華潤股份有限公司、億陽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云南紅河物流有限責任公司、杭州艾加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據華泰人壽介紹,公司的變革之路仍在繼續。華泰人壽于2024年開啟“1+2+3新五年”發展階段,以“堅持保障本源,回歸客戶需求”為核心,以“專注與創新”為兩大戰略主張,旨在通過菁英營銷員3.0、康養3.0 和數字化3.0三大戰略支柱,系統性升級渠道、產品和服務體系,從而為客戶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及財富管理方案。
站在新五年戰略的起點,華泰人壽的挑戰清晰可見:既要消化萬能險退保的 "歷史包袱",又要在保障型產品市場搶占份額;既要吸收外資股東的先進經驗,又要適應本土市場的競爭邏輯。你是否看好華泰保險新上任的總經理?評論區聊聊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