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下的安哥拉高原,紅土地上矗立著警示地雷的三角標志。身穿厚重防彈衣、頭戴防護面罩的身影,正沿著一條狹窄的安全通道緩步前行。這個身影是哈里王子,這同樣的路徑,大約30年前,他的母親戴安娜王妃曾踏足過,那時上個世紀1997年了。
時隔28年,近日,2025年7月15日,哈里又一次踏入安哥拉地雷區,延續著母親未竟的事業。
光環信托組織首席執行官詹姆斯·考恩在聲明中寫道:感謝哈里王子對無雷國家愿景的非凡奉獻和投入。
時光倒流28年。1997年1月15日,戴安娜王妃在安哥拉萬博市的一片雷區中,沿著僅一米寬的安全通道前行。當發現部分隨行攝影師未能捕捉到關鍵畫面時,戴安娜王妃毅然轉身,再次穿越那片死亡地帶。
她抱起一名失去左腿的當地女孩,那一刻的形象傳遍全球,成為國際禁雷運動的象征符號。
當時英國保守黨政客抨擊她利用活動提升形象,這些批評甚至間接導致她推遲了返回英國的行程。誰能想到,僅僅七個月后,這位人民的王妃便香消玉殞。
戴安娜的安哥拉之行催化了全球禁雷運動。在她離世四個月后,122個國家簽署了《渥太華禁雷公約》,如今締約國已達164個。安哥拉也設定了2025年清除所有地雷的目標,該國官員坦言:“安哥拉人民將永遠感謝戴安娜王妃”。
哈里與安哥拉雷區的緣分始于2013年。當時28歲的他作為光環信托贊助人,首次踏上這片母親曾走過的土地。
2019年9月,哈里再度穿越安哥拉雷區,行走在母親22年前的同一條路徑上。
他獨自坐在一棵被命名為“戴安娜樹”的樹下靜默良久,輕聲說道:“這是一次非常重大且悲傷的旅程。22年前我失去了她,但我每天都在想念她。”
當他看到曾經的危險雷區變成了擁有學校和商店的繁華社區時,聲音里帶著驕傲:我知道我的母親也會感到欣慰。
安哥拉的地雷是長達27年內戰(1975-2002)的殘酷遺產。據估計,該國仍有約1200個雷區。光環信托組織自1994年以來已在安哥拉清除近10萬枚地雷,但地下究竟還埋藏多少,無人知曉。
哈里曾指出:地雷是戰爭留下的無法愈合的傷疤。通過清除地雷,我們能幫助社群找到和平,和平才會帶來機會。
戴安娜的慈善基因深植于哈里的血脈。
她的慈善之路始于1987年。當時在英國第一個艾滋病專用病房,她自然握住患者的手,改變了世人對艾滋病的誤解。1991年,她擁抱一位艾滋病患者的畫面,讓同行的老布什夫人芭芭拉感動落淚。她關注的人群始終是那些被邊緣化的弱者:艾滋病人、麻風病人、受虐待婦女和貧困兒童。
戴安娜改變了英國王室的公共形象。她單膝跪地與兒童平視交流,坐在病床前緊握患者的手,這些親民舉止重塑了民眾對王室的期待。
王室傳記作家莎莉·比德爾·史密斯指出:“戴安娜是王室中非常喜歡擁抱的人”。她的影響力持續發酵——威塞克斯伯爵夫人索菲在電視采訪中公開落淚;伊麗莎白女王在2012年奧運會客串出演微電影;威廉與凱特推動心理健康項目;哈里則支持非洲艾滋病治療。
哈里此次安哥拉之行,恰逢王室回歸傳聞甚囂塵上。英國媒體報道他派出代表與查爾斯國王的通訊官秘密會面。無論動機如何,踏足雷區的行動本身延續了戴安娜最珍視的事業。
光環信托CEO考恩坦言道:“戴安娜和哈里的關注為排雷項目吸引了大量資金”。
全球地雷威脅遠未結束。至今仍有60多個國家和地區埋有殺傷性地雷。2019年,地雷造成全球超過5500人傷亡。在安哥拉,紅色警示標志仍在灌木叢中若隱若現,提醒著人們戰爭遺留的代價。
當哈里在安哥拉烈日下再次穿上防護服,戴安娜王妃的黑白照片仿佛在他身后重疊——兩代人的足跡在非洲大地上交織成一條通往和平的道路。正如一位雷區附近的居民所說:“清除地雷不僅是移除了致命威脅,更是歸還了我們耕種、行走與生活的自由。”
這片曾經布滿死亡陷阱的土地上,如今回蕩著學校的讀書聲與市場的喧鬧。戴安娜若在天有靈,定會為哈里感到驕傲,不是因為他重走自己走過的路,而是因他繼續走著她未能走完的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