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燕十三妹
宗慶后走后的第一個清明,杭州下了很大的雨。
雨水把龍井茶園泡得發亮,也把娃哈哈總部那面刷了三十年的白墻沖得發白。
白墻后面,施幼珍第一次沒有出現在追思會上。秘書說,董事長夫人身體不適,在靈隱寺靜養。
彼時的靈隱寺外停著兩輛滬A牌照的埃爾法,車門緊閉,像極了20年前那輛送她去美國生子的同款保姆車。
01.
如果把娃哈哈比作一部年代劇,施幼珍的戲份少得可憐,卻句句是伏筆。
1987 年,宗慶后推著三輪車賣棒冰,她挺著七個月的大肚子在紙箱上寫下“娃哈哈”三個字。
1991 年,宗慶后拿下罐頭廠,她在職工大會上念《致橡樹》,念到“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時突然哽咽。
2007 年,達能之戰最兇險的 72 小時,她在集團內部群發郵件:“若敗,我陪他去賣冰棍;若勝,請記得當年紙箱上的3個字。”
后來達能敗走,她卻在慶功宴上缺席——有人說她飛去美國陪女兒讀書,也有人說她住進了和達能談判同一家酒店的 1107 房,一住就是半年。
02.
江湖傳言里,施幼珍是娃哈哈的“影子夫人”。
影子不會說話,卻懂得在光打過來時,把自己縮成最合適的形狀。
她從不接受專訪,卻每年雷打不動去一次云南普洱。茶農說,她只喝三泡,第一泡敬天,第二泡敬地,第三泡敬自己。
2013 年,宗馥莉回國接手宏勝,她在普洱的茶室里寫了一幅字:“讓女兒做月亮,我做潮汐。”
那幅字后來被做成燈箱,掛在宏勝飲料的會議室,燈一亮,字是淡金色的,像極了娃哈哈礦泉水的標簽。
好人她們要做盡,壞人讓對手去做。不能不說,施幼珍是懂得進退的。
正是她的退,保住了娃哈哈的品牌,也保住了宗慶后的體面。
03.
直到今年 3 月,律師函像雪片一樣飛進娃哈哈大樓,人們才驚覺:這位影子夫人,原來早就寫好了劇本的大結局。
香港法院的卷宗里,三個美國籍的孩子叫宗繼昌、宗婕莉、宗繼盛;杭州公證處的檔案里, 21 億美元離岸信托的受益人那一欄,端端正正寫著:
“Shi Youzhen & Children”。
孩子們姓宗,護照卻是星條旗,像極了當年她在紙箱上寫的“娃哈哈”——
明明是中文,卻被她涂成了藍紅兩色。
宗慶后去世,宗馥莉繼位后,大刀闊斧、左右出擊地砍掉杜建英和私生子們把持的分廠和地盤。
表面看是宗馥莉和私生子的斗爭,其實是宗馥莉母女和杜建英的斗爭。
杜建英這時才發現,原來自己終究不是施幼珍的對手。
04.
愚蠢的原配斗小三,聰明的原配用小三。
宗慶后把浙大畢業的杜建英帶到公司,施幼珍當然心知肚明。
相濡以沫幾十年,她能看不出老公那點心思?包括后來讓杜建英以“監護人”的身份到美國陪宗馥莉讀書,她都忍了。
但她也看到了年輕的杜建英,有著非凡的經營與社交能力,尤其是良好的英語水平,更利于娃哈哈海外業務的拓展,所以她只能忍。
自己給不了丈夫的,就讓這個女人去補充。正是這樣的低姿態,讓宗慶后無比愧疚。在她唯一一次接受采訪時,意味深長地說:
·“他(宗慶后)已經不是我們家的某個成員,而是屬于娃哈哈。”
宗慶后聽后,不能自已,潸然淚下。
05.
外人總愛用宮斗戲碼猜豪門,卻忘了豪門也是凡人。
凡人最擅長把愛拆成兩份:一份給血脈,一份給余生。
施幼珍把余生給了那盞茶,把血脈寫進了 21 億美元的信托。
作為大佬的發妻,施幼珍早就跳出了小情小愛的小我,以忍辱負重的顧全大局,為自己女兒接掌娃哈哈的商業帝國作準備。
畢竟她深知,但凡有一點點不到,身在美國的太子隨時都會取代她。據說宗慶后晚年也對身邊親信承認了三個私生子的事兒。但施幼珍沒有給杜建英和私生子們上位的機會。
她讓女兒做月亮,自己做潮汐,可潮汐終究會退,月亮終究會圓。退潮時,沙灘露出一行字:“若有一天娃哈哈不姓宗,請記得它曾姓過中國。”
06.
故事寫到這里,雨停了。
茶園的茶工說,施幼珍下山那天穿了一雙布鞋,鞋底沾著泥,像極了 1987 年紙箱上的腳印。
有人問:“夫人還會回來嗎?”
茶工笑笑,指著遠處新栽的 1000 棵茶苗:“她回不回來不重要,重要的是,她讓這片葉子有了名字。”那片葉子叫——“影子夫人”。
賢妻扶我凌云志,我還賢妻私生子。
終究還是意難平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