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事情都要有個說法,才能平息輿論。
黃楊鈿甜“天價耳環”的事件傳的沸沸揚揚,而且傳了這么多時間,官方通報終于來了。
通報中有三個問題的回應:天價耳環價值100多元是水杯市場買的,去專柜調查過所有銷售記錄,大家可以放心了。
二胎的事情在當時確實違法了,但現在已經放開了政策,而且其父親也已經辭去了公務,所以不用追究了。
在雅安工作期間的違規經商,這是事實,違法所得總共10萬元,但是三個人平分,每個人分到3萬塊錢。因為黃父現在已經辭去了公務,所以只有追究獲利。
因為黃大小姐的爺爺是上門女婿,奶奶是姓楊,所以黃的父親跟著奶奶姓楊,然后到了黃楊鈿甜就改回了黃姓。
這個“天價耳環”事件,讓調查組忙了幾個月,現在大家可以放心了,以后不要太會臆想了,“自己心臟看什么都臟”
作為公眾人物,受到關注這也沒錯,被輿論監督也情有可原。但是,這種“監督”要建立在相應平等尊重的立場上。
一副價值兩一百塊錢的耳環引發了聯合調查組這么長時間的調查,這成本是多少?
為什么大家都喜歡用自己的臆想去懷疑別人,這就是所謂的“自己是那種人,覺得別人也是那種人”。
最近非常有感觸,自己是小偷,然后還覺得自己偷得是理所當然,覺得不是大事,這樣的人總有一天會被反噬的。
黃楊鈿甜的“天價耳環”,后面還引發了這么多的“情節”,甚至連一家人的姓氏都要想象,結果人家姥姥姥、爺爺爺奶奶都是農村務農的。
這些造謠的人都應該要讓他們付出代價,都讓他們進去坐幾年牢,只是一個懲戒太沒有威懾力了,只是一個警告太沒有威懾力了,這種人必須賞他們進去吃幾年免費的盒飯。
我雖然也寫文章,但這件事覺得太飄了,基本沒寫,這后面猜忌和懷疑簡直是在無理取鬧,就是那種“仇富”的心態。
說白了就是有一些別有用心的人,純粹喜歡造謠搞事,激化矛盾。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應該要謹言慎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