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普寧兩個分別是14歲和16歲的男孩被以“高薪工作”為誘餌騙至緬甸,并被索要20余萬元贖金。橙柿互動記者今天最新獲知,14歲男孩已被解救回國,另一名16歲男孩小鄭,其父親表示孩子目前仍無消息。
男孩曾在深圳打工
失蹤前向媽媽要了600元錢
小鄭2008年出生,父親鄭先生說,兒子讀初三時說開始不想上學了,他們同意了,和他一起去學校辦了休學手續。休學后,孩子去深圳投奔了做餐飲的舅舅。
小鄭的照片 受訪者供圖
“我兒子很乖,每個月工資四五千塊,每次都會轉給他媽媽3000塊,打工期間還回到學校參加了畢業考試拿畢業證。”
鄭先生說,6月13日早上,孩子向他媽媽要了600元錢,當時他發了工資沒多久,家里也不知道他要錢做什么。6月14日,鄭先生要去深圳,凌晨給孩子打了一個電話,問他要不要一起回老家,但小鄭拒絕了。
前不久,小鄭曾說過餐飲店里生意不好,老板娘(舅舅的合伙人)答應補點火車費先回家,月底開了新店回去上班。“他也沒告訴我他在哪里,我一直以為他在餐飲店。”
6月15日、16日,小鄭的媽媽幾次打視頻電話聯系兒子,但都沒有打通。“直到6月19日,打電話還是不接,后來打電話問老板娘,這才知道孩子已經好幾天沒見了,我們趕緊叫老板娘在深圳報警。”
鄭先生說,和兒子一起的14歲小孩也是同村人。“他父母也說聯系不到孩子,沒有電話號碼,只有微信。”于是,兩家人一同去派出所報了案。
另一名男孩曾打電話回家
索要25萬元贖金
鄭先生介紹,他和妻子文化水平都不高,四處打工為生,家里有兩個兒子,小鄭是老大。
“我有活干就會出去,平時都在家里,我兒子小學時學習很好的。”小鄭在村里的初中上學,平時都住校,初一成績也還可以,從初二開始有點變了,但學習上的事,家里很少關心。
鄭先生從同村小孩家長那里得知,6月13日兩個小孩從深圳北站坐高鐵,經過廣州到廣西,最后在昆明失去了聯系。家人推測,兩人可能在網上看到高薪招聘廣告,被騙過去了。
“我們報警后一直沒有消息,6月21日,同村的14歲小孩打電話回來,說要贖金25萬才能回去。”
據新京報7月11日報道,從當事人家屬處獲悉,14歲男孩已被解救。家屬稱,6月13日,詐騙分子買了車票給他,“說過去工作有多少工資,針對你想干什么工作,設計一個騙術給你,慢慢引你過去,來回轉了很多趟,到了邊境又說要走路,又要爬山,偷渡過去的,有很多人,一波接一波。”
這名男孩家屬還表示,詐騙分子根據被騙人員掌握的不同技能分配至不同園區,兩名孩子分散在不同的園區。
“我兒子是最小的那個,在園區內,詐騙分子用PVC管打了兒子兩下腳底,還威脅說不聽話就拿這個打,我兒子說‘讓家里人贖我可以嗎?’到了21號,園區就同意了。”
至于同村的14歲小孩是如何被解救的,小鄭的父親無從得知。直至今天,小鄭已失聯33天。
鄭先生稱只希望兒子平平安安 受訪者供圖
“我現在精神很不好,每天靠安眠藥才能睡,我弟弟在幫著處理這事,我只希望兒子平平安安,希望園區不要傷害孩子。”鄭先生說。
橙柿互動·都市快報 記者 邱嬋姝
延伸閱讀
陜西漢中19歲高考復讀生彭某軒從西安飛往昆明,在中緬邊境失聯,至今已有12天。幾天前,家長楊女士聯系彭某軒,接電話的人自稱是緬甸人。7月16日,極目新聞記者再次撥打彭某軒的手機號,接電話的人仍自稱是緬甸人,他稱手機卡是朋友給的,讓他來登錄微信,但他沒有登錄成功。對于他的朋友跟彭某軒是什么關系,為什么讓他登錄這個微信,這名“緬甸人”并未做出回應。
圖為失聯的彭某軒照片
記者梳理了彭某軒失聯前的活動軌跡。6月22日,他表示要去做暑假工賺錢。6月27日,他對旁人稱工作地點在昆明。6月28日至30日,他帶著家里給的800元,在西安與朋友小佳待在一起。7月1日,他從西安坐飛機去了昆明,自稱投奔在云南的姑姑,并開心地稱有人給了他500元住酒店,后被證實“云南姑姑”不存在,實為網上結識的陌生人。7月2日,一名網約車同行乘客懷疑彭某軒遭遇了“電詐”,并追問他在云南的接頭人信息,還好心勸彭某軒返回西安。7月1日至4日中午,彭某軒和小佳一直保持聯系。4日中午,彭某軒最后發來的定位顯示在云南孟連縣勐啊口岸綜合文化站,他自此失聯。
7月5日,彭某軒母親楊女士在漢中報警。自5日開始,楊女士不停地撥打兒子的手機號,均未接通。7月10日凌晨,楊女士打通了兒子的手機號,接電話的男子自稱是緬甸人,稱不知彭某軒去向。
記者打通彭某軒手機號
截至7月16日,彭宇軒失聯已12天。16日上午,極目新聞記者打通了彭某軒的手機號,接電話的一名男子自稱是緬甸人,會說一點中文,稱自己目前在緬甸佤邦,但他不認識彭某軒,“彭某軒不在這里。”該男子表示,這張手機卡是他的朋友給的,其朋友在緬甸另一個地方。這個朋友讓他使用這個手機號開通并登錄微信賬號,但沒有成功。“沒人給我發二維碼(驗證身份),我也不知道為啥。”截至發稿前,記者仍能撥通彭某軒手機號,接電話的人還是上述男子。對于他的朋友跟彭某軒的關系,以及讓他登錄微信的原因,這名“緬甸人”并未做出說明。
16日,楊女士對記者稱,漢中警方已介入調查她兒子失聯一事,目前仍無最新消息。自7月10日凌晨打通兒子手機號后,她再沒打通過這個手機號。她表示,自己不敢頻繁地撥打兒子的手機號,擔心激怒對方。
漢中大河坎派出所工作人員向記者透露,當地警方已成立專案組,并派專業人員趕到云南,已與云南警方取得聯系,正在全力尋找彭某軒。截至發稿前,記者已將通話情況反饋給警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